推背图原文12月8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我省新增80家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此次入选的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通过用工带动发展的方式,解决了当地群众就业,助力贫困人口增收。
第二批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包括互助土族自治县晨曦玉雕厂、海南藏族自治州安多藏族服饰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黄南藏族自治州拉热贡画苑等。入选的扶贫涵盖全省民族手工艺行业青绣、唐卡、金银铜器、雕刻雕塑、民族服饰、牛羊毛手工编织、陶艺、创意产品等14个种类,分布在我省文化产业的多个方面,依托当地文化资源优势,开发产业项目,面向市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推动着当地的产业扶贫。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省各地手工艺人开创了“手工艺品+生产车间+扶贫”的模式,体现青海元素的民族手工艺品热销国内外。这些工艺品中,有民间艺人用双手制作的特色手工制品,也有文化企业生产的创意产品,种类有藏绣、唐卡、石艺画、黑陶、金银铜器、民族服饰等八大类。
随着文化产业和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海湖新区、生物园区等地区已经形成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和丝绸之人文交流中心。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刺绣、堆绣、石艺画等产品受到旅游市场青睐。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尖扎、泽库等地的唐卡、泥塑、堆绣、石雕等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2020年,全省建成190家以上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通过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大技艺培训,加强创意研发,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吴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