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技艺传承人的榫卯世界

※发布时间:2023-3-18 15:57:26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金晖,湖北恩施人,土家族,艺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任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党委副,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党总支副;现为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恩施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恩施州美术家协会副。

  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及11项校级、厅级及省部级立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和作品60余件,作品参加各类展览70余次;在湖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1次;入选第一、二、三批湖北省美术人才培养工程人选,获湖北省第一届少数民族文化优秀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创作者、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等各类项20余次,有4件艺术作品分别被美术馆收藏,出版专(编)著8部。

  《木工技艺传承人史研究》获情况:2020年获首届湖北民间文艺杜鹃花优秀民间文化著作、恩施州第十三届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图书);2021年获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艺术、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入围。

  恩施乃至武陵山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她不仅养育着这里的土苗儿女,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恰好我生于斯,长于斯,这片水土养育着我,让我不断成长。

  长期的浸润和,走出大山又回归大山,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研究,2012年,经过申报,终于迎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武陵山土家族民间美术史研究》获批立项,这让我一头扎进了恩施及武陵山这片肥沃的土地

  《木工技艺传承人史研究》其实是《武陵山土家族民间美术传承人史研究》整理出版的丛书其中的第一辑。遥想当年从拿到项目踌躇满志到瓜熟蒂落,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知道,工作之余我经常利用周末、寒暑假下乡进行田野调查,行程约4万公里,采访调查了180余位民间艺人以及20余位相关专家及负责人,覆盖了湖北恩施州,湖南湘西州、张家界市,重庆黔江区,贵州铜仁市等地。

  当我每次开着车匆匆行进在乡间泥泞的土时,首先是看到民间艺人一张张朴实的笑脸,当他们拿出家里最好吃的食物招待我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当他们拿出自己毕生的技艺展示时我惊讶了!究竟是什么力量维系着民间技艺的传承,我终于明白了:是生活在基层的百姓,是他们质朴的爱,是他们的和坚韧传承着民间技艺,他们用毕生精力维系着本民族文化基因的传递,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民间手艺人,从而形成了一条永不枯竭的文脉。

  民间美术是“为生活的艺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她似乎在艺术技巧上显得稚拙,是朴素的艺术或粗原的艺术;但从人文的角度却表现出一种较高的文化内涵,是劳动的艺术,劳动创造了美;也是实用的艺术,使用实现了社会价值;所以说木工技艺是民族文化的根之所在,同时也是民族家园的核心价值体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化着民族的基因和血脉特别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充分发挥民间艺术的魅力,收集整理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民族文化艺术基因,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好地服务社会,为建设美丽乡村以及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艺术支撑,这应该是文化艺术工作者应该做的一份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

  在恩施,《木工技艺传承人史研究》作为“土”文化小辑,它不仅有着承载民间技艺的功能,更应该有着助力民族文化“活”起来的作用,通过这种文化和智慧的助力,把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建设得“美”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

  值此,真诚地感谢生活在这片沃土的民间技艺传承人,是他们的支持和倾囊相授,才会有这么沉甸甸厚重的;同时还要感谢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经费的全额资助,还有人民出版社的编辑辛苦付出以及曾经关心我、帮助我的师生和朋友们,是你们的支持,才有我今天的收获。

  在与武陵山区非遗传承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时常看到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奔走在田间地头、乡宅村居之间的身影,他们的专业与他们的职业兴趣合而为一,他们积极地拥抱武陵山区这片民族民间文化热土,追寻着那些能工巧匠们创造的生活艺术,令人钦佩不已。金晖教授就是这样的老师,长期以来,他带领师生团队走遍武陵山区,踏查旧宅院、探究老物件,遍寻民间手艺人,如同勤劳的蜜蜂,抢救民间传统绝艺、发现民间手艺之美、汲取传统技艺之蜜,为武陵山区民间传统技艺及传统美术的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晖教授积四年田野调查之功完成的《木工技艺传承人史研究》一书,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十二五”规划资助项目“武陵山土家族民间美术传承人史研究”的系列研究之一,也是首部集中展示武陵山区木工技艺及其传承系统的史研究。作者重点选取在武陵山区下乡调研过程中寻访到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木工技艺传承人,将课题组与他们的问答对话,以原汁原味的民间语言形态呈现出来,使得这本书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史”研究的完整、本真、活态的特点,也充分发挥了“实录”在“存史”上的意义以及对于抢救、、传承民间传统木工技艺的重要作用。

  《木工技艺传承人史研究》是一本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的著作,其代表性成就及主要特色体现在:

  第一,首次为武陵山区传统木工技艺传承人群体立传,体现出对劳动艺人主体性的充分尊重。作者在湖北恩施、宣恩、鹤峰、咸丰、利川及湖南龙山、永顺等县市乡镇调研过程中,“地毯式”寻访传统木工艺人,走进他们的生活区域,与他们对线位年岁较高、技艺精湛的手艺人“”的学艺、作艺、传艺的人生经历给予实录,这些木工艺人,既有精通吊脚楼营造知识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有亲手营造了数十支架子屋的能工巧匠。作者通过对这些为山区人民创造了宜居生活的木工手艺人的“实录”,确立了他们的主体身份,使他们讲出了自己的话语、发表出他们隐秘的,也使他们进入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载籍扬名的知识考古系统。

  第二,该书是武陵山区传统技艺及传统美术类非遗与传承研究的重要创获。武陵山区民间传统木工技艺,尤其集中地体现在吊脚楼营造技艺上,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是武陵山区世代能工巧匠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生活艺术,但是,由于快节奏的现代化、城镇化生活的冲击,那些古老的匠作技艺,随着一代代老手艺人的辞世,渐渐面临失传的危机。金晖带领师生团队克服大量困难,深入乡村社会,一个个地寻访老手艺人,将他们讲述的吊脚楼营造过程以及相关联的大量木工营造知识记载下来,这不仅是对传统木工技艺的一种抢救性,也有利于促进它的传承。同时,研究团队非常注重挖掘木工技艺传承人的师承系统,一般至少追问四代,包括祖师、师傅、本人、徒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以传承系统为“主脉”,厘清了传承的代际关系,“史”的“存史”价值也因之变得有根有据。

  第三,了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木工技艺是“技”、是“艺”,更涵载“道”,是历代“守”艺人们连绵不断的“匠心”所在,这在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上体现得特别突出。“史”侧重记录了受访人关于“门规尺”“五尺”“敬鲁班”“上梁程序和仪式”等方面的讲述,尤其是“排扇”“上梁”仪式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歌络句”,是过程中重点问及和交流的话题,原因不仅仅在于年轻一代木工手艺人渐渐不通此道,更在于其中包含着师道传承、匠心续造、绵延等多种文化内涵。而一个民间木工手艺人,只有对层面的东西保持足够的,才能够对营造程式、工艺技法等保持足够的精严态度。

  第四,展示了传统木工技艺作为一种共生文化事项的巨大魅力。该书对每一名受访对象所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给予了简要、贴切的民族志诗学的叙描,并特别强调受访的木工手艺人往往多才多艺,不仅仅擅长吊脚楼营造、制造家具,也会唱夜歌、纸扎、武艺、看病、讲古等等,“木工技艺传承人史”所呈现的,不仅仅是木工技艺层面,还有与之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其他民俗事项,甚至民间习俗如过七月半、坐席等等。吊脚楼掌墨师往往一身兼数艺,在民间社会的传统土木工程领域,也拥有较高的地位,金晖认为他们在民间是“最有文化的人”。在武陵山区,以吊脚楼营造为代表的传统木工技艺,连带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事项,作者注意到把它整体性地呈现出来,避免了此类专题研究容易割裂其共生文化形态的弊端,不仅使全书极具可读性、知识丰富性,也更好地突出了武陵山区木工技艺的文化整合功能。

  除了《木工技艺传承人史研究》之外,目前“武陵山土家族民间美术传承人史研究”已经推出的还有《木雕技艺传承人史研究》,该研究丛书的根雕、篾(藤)编、土家织锦等等也将先后面世,更多武陵山区土家族民间“守”艺人的真实故事将持续推出,这无疑是一项了不起的“匠心铸就”的文化工程,极其令人期待。

  史研究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经过多年的积淀,最终成为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最大的专业优势就是挖掘史料以再现底层的声音。中国现代史学研究蔚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稍晚,但是在其学科定位、学术特征以及研究范式等之间日趋成熟,也逐渐引起了其他人文学科研究领域的关注并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

  金晖教授编著的《木工技艺传承人史研究》聚焦武陵山地区木工技艺传承人的生活史,全书精心收录了15位民间木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通过他们的,以问答的叙述方式展现木工传承人口中的民间技艺,探讨所涉及的民间美术样式、传承方式以及传承谱系等内容。这些技艺的持有者将自己本身的技艺作为一种生活和生产的手段,既可以延续技艺的传承,又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而得以,同时还可以使技艺在传统的浸润中不断融入了新的艺术元素,以达到激发创造智慧之目的。

  武陵山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富矿区,四省市交界接壤构成的边缘性地域特点使得该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多呈现出封闭性特点,从而保持着相对的性和原生态性。《木工技艺传承人史研究》就是立足于该地区,聚焦于理论与方研究、田野实践、史料的延展性研究、技艺传承人史档案化等跨学科的研究,从技艺传承人史的行动的实践上升到的思考。

  第一,丰富而详实的田野调查资料。田野调查是研究的起点和基础。该著述田野调查资料详实,是弥足珍贵的木工技艺一手资料。其主体田野调查工作历时四年之久,调查足迹涉及湖北省恩施州,湖南省湘西州和张家界市,重庆黔江区及贵州铜仁市所辖的所有县区市,几乎遍及整个武陵山区,调查范围广且具有深度,并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文字资料、录音资料、图片以及视频资料。

  第二,跨学科的研究视野。本著作综合运用美学、艺术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研究视野和方式,研究视角新颖,思开阔,并且按照传承人自身的规律自主地展开探讨,显示了技艺传承“”发展的相对性。同时,又以某种人文化诠释已经“以人为本”的内涵界定,也是在人文的意义上扩展对技艺传承人的理解。这使得技艺回归到历史窠臼的发展轨道上来。

  第三,史档案化的使用。全书的主体内容除了第一章《木工技艺概述》显露一些个人观点之外,其余的十五章都尽量隐藏调查人的主观态度而不影响传承人的表达,让他们用自己方式表达真实想法。该书向人们展示了史的基本发展历程,反映了史与档案的关系问题,从而进一步肯定了档案对历史的重要作用。因此,该著作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承人的真实想法。

  第四,原汁原味的叙述和思想。本著作选取独特的个性视角,以史的形式展开描述,注重细节, 往往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因此经过传承人的,语言很生动形象, 那些内幕、掌故,尤其是之处,具有人事记载平民化、史事记载细节化、史料载体多样化等特性。它把历史呈现得鲜活而立体化,容易被大众接受和认知,起到了档案或文献资料的效果。

  金晖教授的《木工技艺传承人史研究》是他潜心致力于民间艺术领域研究多年磨一剑的集中体现。在当代,民间技艺在现代传承与发展中还存在很多有目共睹的问题,如很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的技艺采用口耳相传的方式,如果不对这些内容及时进行记录,很多技艺将永远消失。该编著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的重要性的学术回应和实践,也希望这种区域性民间艺术研究的“典范”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繁荣和发展增色赋能。

  21世纪初,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工作的推进,非遗成为文化界和社会的重要事项。在此背景下,金晖教授从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投身到研究工作中。2012年他有幸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武陵山土家族民间美术传承人史研究”,从此了从事该区域的民间美术技艺传承的研究领域。

  《木工技艺传承人史研究》是该项目研究内容其中的一辑,该书选取十五位木工技艺传承人对话,以的方式探讨了民间木工技艺传承所涉及的美术样式、传承方式、传承谱系和审美意识,初心如磐,奋楫笃行,开辟了武陵山区民间美术技艺传承人史写作的范式,以学科交叉和综合的方法填补了这一区域性文化遗产研究的空白。今细细品读感慨颇深,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艺术品的研究传统多局限于见物不见人,民间艺术在非遗概念的影响下,对其创造者传承人的关注开辟了学术研究的新视野,即传承人史。金晖教授编著的《木工技艺传承人史研究》就是历史学方法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是将传承人的无文字的记忆和经验为有形的、可靠的记录,不仅是一种文本样式,为民间技艺的传承人立传的实践文本,更是对民间文化生活化本质的肯定和。

  柳悦先生在《民艺论》中认为:民艺品之美的特征在于和健康,前者源于制作时心情的充分与无拘泥,后者是因为器物自身的结实耐用,因此其“平常之美”“无用之美”是民艺美论的核心。《木工技艺传承人史研究》进一步将技艺传承问题看作是民艺品的重要环节,在以“”“顺口溜”“歌络句”等形式的口传心授中,发展出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朴素审美观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透过文字化的史,描述了一个个鲜活的传承人形象,以注重实践的方式最后才能达到本书所要表达的目标。

  如果说《木工技艺传承人史研究》只是以传承人小叙事的方式来讲述历史,还不能说完全道出了该著写作的精髓。因此,搜寻和发掘零散的史料,是十分的。好在金晖教授不懈,踏踏实实带领课题组在长达四年的田野调查中,采访了180多位传承人,行程4万多公里,录音450小时,达500多小时,整理文字资料100多万字,让那些细枝末节的日常生活,常不被重视和记录得以保存下来,尽力还原武陵山地区木工技艺传承人原汁原味的历史面貌和文化景观,尽力让每一个为木工技艺传承人奉献力量的个人获得应有的尊重。

  《木工技艺传承人史研究》是一部关于区域木工技艺史的书,它翻开了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画卷,将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联结起来,启迪我们去思考民间技艺是什么?传承什么?研究什么?

  《木工技艺传承人史研究》不仅是区域民间美术传承人研究的,了当代民间美术技艺传承人研究的新篇章,也为当代民间技艺的研究提供了范本,是一本集田野调查资料、技艺实践与民俗理论研究于一体的史研究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