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月22日发布的消息,咸阳市渭城区龚西村发掘一批战国秦汉墓,其中秦墓75座。两座规模较大,其中一座随葬品极其丰富。
据该考古项目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耿庆刚介绍,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为配合咸阳市汽车运输技术培训学校建设项目,在咸阳市渭城区龚西村发掘一批战国秦汉墓,其中秦墓75座,包括大量中小型墓葬和两座规模较大的墓葬M26和M8。
小型墓葬分竖穴土圹墓和竖穴墓道洞室墓两种,以竖穴墓道洞室墓为主;葬具多为单棺,亦有一椁季建业的情人周冰一棺、一椁双棺;葬式分仰身直肢、仰身屈肢、侧身屈肢等,仰身直肢葬约占一半左右;随葬器物以仿铜陶礼器和日用陶器为主,主要陶器组合有鼎、盒、壶;釜、盆、罐;鼎、盒、蒜头壶等。
小型墓葬发掘过程中,在考古发掘现场信息采集和提取方面进行了实践,包括利用高清数据采集、遥控无人机拍摄等空间信息采集方法,完整记录了遗址区原始形貌。
这批墓葬中保存有63例人骨,39例个体的保存程度不足25%,20例个体的保存程度介于25%到75%之间,4例个体保存较好,保存程度大于75%。考古人员与体质人类学学者合作,对这批秦墓墓主的性别、年龄、古病理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古病理学是骨骼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疾病在较长时间内发展演变以及人类对变化的适应性的学科。该研究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对构建战国秦人的健康史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