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讯 12月4日, 教授:欧亚北部地区的珍珠纹陶器(冯汉骥学术第46讲)
2017年12月4日晚,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教授以“欧亚北部地区的珍珠纹陶器”为题,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四川大学博物馆一楼报告厅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本次是冯汉骥学术第46讲,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映福教授主持,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的师生在现场聆听了本次。
开始前,李映福教授介绍了先生的基本信息和研究方向。先生目前在大学文学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同时担任中国考古学会夏商周考古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是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及省“学者励计划”特聘教授。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史前考古和夏商周考古,且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著作,如《早周文化研究》以及《林西井沟子——晚期青铜时代墓地的发掘与综合研究》等一系列著作,并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教授在本次为大家带来的是他近几年在欧亚包括在外蒙古等国家田野工作和研究的前沿。
在内容开始之前,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主题的大致内容和研究背景:最近几年其个人比较关注新石器时代,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本次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中下游地区的珍珠纹陶器最新的发现;第二,珍珠纹陶器由东向西的线索;第三,珍珠纹陶器的起源及相关问题。
教授介绍,“珍珠纹”这种纹饰是俄罗斯学者命名的,在俄罗斯境内的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都有发现,是一种在陶器近口部或颈部装饰的成排圆突形纹饰,因其颇似人们颈部所佩的珍珠项链,所以常常被称为“珍珠纹”。
这种纹饰是在陶器成形后,以钝头的小棒在器壁上以一定横向间距依次顶压而成的。分为由内向外顶压和由外向内顶压两种方式,但并不捅透。由内向外顶压者也称为乳钉纹、突粒纹或凸点纹,而由外向内顶压者则多被称为戳压圆窝纹。
教授接着介绍了他进行该题目研究的背景,2003年他曾做过该方面的研究,对中国东北地区所见的珍珠纹陶器进行了初步梳理,当时研究认为,装饰此类纹饰的陶器主要见于中国东北的西部地区,其流行的年代大致在晚商至西汉时期(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后)。他推测这类纹饰是起源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经由蒙古东部草原而影响到中国东北西部。随着近十几年间新资料的不断出现,之前研究的一些认识需要修正。
教授介绍,2007年春的一次调查中,在省通榆县长坨子三号遗址采集到一批新石器时代的陶片和大量细石器。其中以栉齿纹和戳压坑点纹为特征的一批陶器被定名为长坨子A类遗存。这批陶器近口部饰有反向珍珠纹,此类纹饰在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中尚属初次发现,修正了教授原来认为东北地区珍珠纹最早出现于晚商的观点。
此次发现使教授将目光投向了境外的一些遗址,如首次发表于1977年,并在2004年再次发掘的中游的格罗马吐哈(Gromatuha)遗址;2008年报道的下游奥西波夫卡(Osipovka)文化的哈尔皮昌-4号(Харпичан-4)和加夏(Gasya)遗址;2009年,俄罗斯学者发表的下游发掘的同属奥西波夫卡(Osipovka)文化的贡恰尔卡1号(GoncharkaⅠ)遗址。这些遗址中都圣艾斯特莱雅发现了饰有反向珍珠纹的陶器遗存。中国境内,东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2011-2012年的发掘中,在第一期遗存中也发现了施反向珍珠纹的陶器残片。值得注意的是后套木嘎第一期遗存与奥西波夫卡文化的贡恰尔卡1号(GoncharkaⅠ)遗址出土陶器,二者与西边的外贝加尔卡棱加河口12号(Ust’-Karenga 12)遗址出土陶器都施栉齿“之”字纹、栉齿短平行线纹等。碳十四测年显示它们时代比较接近,这些相似性表明它们之间可能有过文化因素的交流。但卡棱加河口文化中并没有发现过珍珠纹 。
教授就近年来的发现总结道,欧亚北部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中珍珠纹装饰最早出现于中下游地区。这一地区的珍珠纹陶片发现数量虽不多,但延续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3000—前8000年之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可辨器形多为平底略内凹的筒形罐,既有素面陶器,又发现各种类型的栉齿纹,还有斜向或网格状的草绳纹。但是存在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此后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阶段的陶器却再未发现有珍珠纹装饰。
珍珠纹陶器在中下游最早出现以后,去哪了?向哪了?带着这些问题,教授开始了本次的第二部分——珍珠纹陶器西向的线索。
教授介绍道:首先,珍珠纹纹饰在中下游出现以后,在西边的外贝加尔地区有所发现,外贝加尔地区新石器时代较早阶段的卡棱加河口文化之后,其邻近地区开始出现珍珠纹。如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外贝加尔(Transbaikal)的钦丹特(Chindant)遗址、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伊萨科沃(Isakovo)文化、谢洛沃(Serovo)文化等。珍珠纹在外贝加尔地区的出现晚于流域但持续到青铜时代中晚期,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外贝加尔诺日湖2号遗址、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外贝加尔塔普哈尔69号石板墓中都发现珍珠纹陶器。
将目光向西越过贝加尔湖,就到了伯利亚南部地区,俄罗斯学者称之为贝加尔-叶尼塞西伯利亚。他们认为该区域考古遗存与贝加尔湖以东地区的遗存具有一定相似性,其中新石器时代的Khaita类型(约公元前6700年)陶器发现了反向珍珠纹,略晚于外贝加尔地区的发现,器型仍沿用当地的圜底或尖圜底——可以认为该类遗存吸收了东方的因素,同时保留了自身的特点。此后的遗存也受到影响:该区域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波索利(Posolskaya)类型和别拉亚河口(Ust-Belaya)类型以及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伊萨科沃(Isakovo)类型和阿普林(Aplinskaya)类型都发现了反向珍珠纹陶器,直到青铜时代,正向珍珠纹逐渐取代了反向珍珠纹。
目光继续向西,就到了西西伯利亚地区,该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出现了珍珠纹陶器,2007年以前研究者们认为该区域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年代大概在公元前8000年,最近有学者研究认为,该区域珍珠纹陶器遗存年代不会比贝加尔湖以东地区的更早,年代上限约为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西西伯利亚鄂毕河下游Lipchinskaya遗址出土有装饰栉齿纹、之字纹和反向珍珠纹的陶器,亦显示出与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的联系。在该区域,珍珠纹这类纹饰也延续到了金属器时代,如公元前3200年左右的南乌拉尔地区红铜时代 Yamnaya文化土坑墓中发现有装饰反向珍珠纹的陶器、在公元前两千纪后半叶的鄂毕河下游青铜时代的ZelenayaGorka遗址和公元前一千纪后半叶的早期铁器时代的Ust-Poluy遗址也发现珍珠纹陶器。
再向西,从西西伯利亚越过乌拉尔山脉,到了东欧平原,该区域伏尔加河中游地区的早期陶器上也发现了珍珠纹,研究者经过讨论大多认为其年代在公元前6000年前后。并且,欧亚西部地区的狩猎采集类遗存多发现尖圜底陶器,流行栉齿纹、戳压连点纹、锥刺几何纹及珍珠纹等装饰,它们应该都受到了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制作技术的影响。
关于珍珠纹的西向径,教授补充道,伴随着其他纹饰的,地域从中下游地区直到乌克兰,乌克兰以西的中欧和西欧不见这种纹饰。带中间——即伯利亚地区,出现了向南的分岔,可以拓展到米努辛斯克盆地和中国的新疆地区。米努辛斯克(Minusinsk)盆地的奥库涅夫(Okunev)文化、卡拉苏克(Karasuk)文化、塔加尔(Tagar)文化中都发现有珍珠纹陶器。由米努辛斯克盆地再往南,中国新疆境内的多个青铜时代遗存也都发现珍珠纹陶器,年代最早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
最后,教授总结:第一,珍珠纹装饰陶器最早出现于欧亚北部的森林与草原地带——流域东部,然后再随其他文化因素一同逐步向西,到达东欧和中亚东部的新疆等地。第二,珍珠纹装饰虽然在流域出现较早,但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存在“中断现象”,而在西伯利亚、东欧和中亚地区却一直沿用到青铜时代,甚至是早期铁器时代。
在的第三部分,教授提出了几个与珍珠纹陶器相关的问题并进行了解答。首先,珍珠纹最早起源于流域吗?在华南地区的江西万年洞的早期地层发现了装饰珍珠纹的陶器残片,时间大概在距今2万年左右。流域的Goncharka-1号遗址和后套木嘎遗址的珍珠纹陶器与洞遗址的珍珠纹陶器风格非常相似。不仅如此,下游奥西波夫卡文化的加夏(Gasya)与胡米(Khummy)遗址出土陶器也与洞遗址早期陶片惊人地相似。
其次,从起源问题出发,又出现了如下问题需要解决:1、如果说最早的珍珠纹装饰于华南起源再向北,那么在途径中是否应有可以预期的发现?2、华南和东北亚地区珍珠纹装饰虽出现较早,但这类纹饰在当地随后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中为何难觅其踪?3、欧亚东部与北部地区的陶器起源是单源还是多源?如果是多源,如何解释华南与流域超万年的早期陶器在制作与装饰风格上的相似?可以简单用“偶然发生的相似”来解释吗?4、在细石器工业技术的东传之后,制陶术与陶器装饰风格是否存在一个自欧亚东部逐渐西传的过程?
以珍珠纹陶器的过程对比东陶器的出现情况,爱琴海和中东一带实质上并没有发现最早的种植人群使用陶容器的。而恰恰是东亚地区距今万年以前的狩猎采集者率先发明和使用了陶器,然后从东向西,经过中亚,才被早期种植人群所接受。
教授还补充道:在他2003年的那篇文章中,认为珍珠纹陶器起源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现在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是,中国东北地区青铜时代中期(公元前1300-前1000年)重新出现的珍珠纹装饰,则很可能是由东西伯利亚地区重新传入的。而且此类纹饰甚至在公元前一千纪的日本列岛北部地区都可见到(日本学者称为突瘤纹)。
最后,四川大学考古系退休教师黄伟教授对本次进行总结,并对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在讨论环节中,在座的师生就华南地区和中下游地区珍珠纹的出现情况、珍珠纹纹饰的制作工具情况、珍珠纹纹饰的内部差别及分类、文化是否必然存在以及中国东北地区珍珠纹的中断情况等问题与教授进行了讨论,教授进行了详细地解答。针对教授的报告,黄伟教授总结道:第一,研究的准确性是相对的、有阶段性的。学者要不断追逐学术的步伐,立足于学科的前沿领域,根据新的材料完善、甚至否定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学者的宝贵品质;第二,在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运用中,需要扩大自己的视野,着眼于大时空,大背景,研究视野要具有一定的国际性视角。同时语言能力作为国际性研究的基本能力非常重要;第三,学问需要想象和猜想,但不能仅仅停留在此阶段,还需要,考古学要从基本材料出发,勾勒历史的图景。的过程需要严格、规范的方法训练,细致入微的方法运用以及严谨的推演过程。本次到此为止全部结束,伴随着师生们又一次热烈的掌声落下了帷幕。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