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田:新中国的工业 董玉梅 说起中国的近代工业,古田一带是不可不谈的。早在晚清年
说起中国的近代工业,古田一带是不可不谈的。早在晚清年间,古田一带就有了工业。1904年,上海裕通纱厂朱士安等20人集资7.5万元,在罗家墩(今古田三)首建和丰面粉公司,购置英国设备,开汉口粮食机械加工之先,使古田地区成为武汉近代民族工业发源地之一。同年,朱士安在罗家墩还开办了恒丰面粉厂。恒丰的资本有28万,远远超过了和丰,两家同时开办的面粉厂,生产面粉能力达到日产1200包,其中恒丰700包。
有意思的是,早期,外商企业也进入了古田一带。1914年,人就在辛家墩(今辛家地)周边购买了300余亩土地,兴建火车头制造厂。1917年开始生产的这座工厂,因为武汉沦陷期间,被日本军队,厂址因为芦苇塘而没有详细记载。所以,我们很多人都把对铁的关注投向了二七片区,如果把这个外商企业与京汉铁联系起来,在武汉铁机车修造史上一定会有一些新的发现。亦如今天在原厂区附近形成的村落,还以铁大厂为村名,这个村名就是这里曾经有工厂的线年,两家以建华、建成为名的制漆厂进入古田。由于生产水平有限,只能生产油脂漆和天然树脂漆两类普通产品,有厚漆、红丹纺绣油漆、清油调和漆和磁漆四个品种,主要供给铁道、航运部门用。当然,晚清、的古田一带,工业厂区还只是零星,并未形成片区。
从1952年起,首先在简易建有省探矿机械厂、省交通汽车配件厂,后又相继在今古田四和古田二建有市轻工业机械厂和市通讯电源厂。探矿机械厂由国家地质部门管理,生产的研磨机、球磨机械在国内是畅销产品。一些全民所有制企业也落户古田。由三家私营企业合并的武汉电线厂在今古田三建立;由四家合作社组建的耀华冶炼厂也于1958年落户古田。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耀华的生命力相当强,1965年之前合并了武汉冶金机修厂,随之改名为武汉冶炼厂。上世纪70年代时,这家工厂形成了铜板、铜带材生产线,因为是武汉唯一生产铜带材的企业,理所当然地改名为武汉铜材厂。探究古田地区的工业史,其实也是在探究新中国武汉地区的工业发展史,从中能触摸到重大政策的实行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从1952年起,只经过了十余年的建设,古田一带就一跃成为新中国武汉的工业区之一。随着工厂的不断增多,居住区域不断兴建,在解放大道两侧修建了一条马,因武汉制药厂在马头被称为药厂。1967年,修命化地名的浪潮席卷全国,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古田会议,改药厂为古田。1972年,又把与古田基本垂直的四条无名依次命名为古田一至古田四,后来新修的垂直于解放大道的新也命名为古田五。古田系列成了武汉市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化地名。
除了泛称的古田工业区之外,还有地名标注清楚的易家墩工业区。上世纪80年代之前,围绕古田兴建的包括武汉制药厂、制漆厂、剪刀厂、制瓶厂、绒布厂、织布厂、华中橡胶厂、无机盐化工厂、邮电器材厂、武汉薄板厂以及武汉内燃机厂等60余家以轻工、化工和中小型机械工厂群,就在易家墩街的范围内。古田片的工业要说的实在太多,如果你在古田一到古四四任意一个站点下车,都可以寻访到你愿意听到的工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