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竹木业:从“粗老笨重”迈向“高精特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竹乡着力打造竹泉小

※发布时间:2019-1-19 4:17:4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龙门县共有竹林面积30万亩,约占全县国土面积的8.7%,是惠州竹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也是广东省主要产竹区之一。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龙门县铁岗镇(已并入龙潭镇)就开始生产经营竹木制品,以牙签、木塞、拉手等产品为主,并由此全国和世界,其中,龙门生产的竹签曾一度占据全国70%的市场。今天,广东竹木专业镇龙潭镇有竹木加工企业1000多家,年产值约5亿元,手机支架、灯座和竹木家具等制品畅销国内外。

  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传统的加工行业,龙门的竹木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自动化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集聚效应不明显、创意人才缺乏等短板。

  为推进竹木产业转型升级,龙门不断推进技术,同时大力推广电商平台、实现全球买卖,当地还计划建设竹木创意产业小镇,让竹木产业在文旅方面取得突破。

  上世纪70年代,龙门南昆山下的龙潭镇铁岗地区依托丰富的竹木资源,开始发展加工产业,主要以竹签制品和家私木制配件为主。刚起步的龙门竹木产业,基本是家庭小作坊,处在传统工艺阶段。

  在艰苦创业的初期,龙门的竹木产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龙门县生产的牙签、竹加工品远近闻名,主要产品有牙签、餐签、竹耙、竹席、竹艺品等,为龙门的竹木产业赢得了良好口碑。但由于没有高新技术和设备的支持,既不能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也很低,龙门早期的竹木小作坊收益仅能维持作坊主的生计。

  1980年出生的李恒标,2010年结束在广州的打工生涯回到家乡铁岗创业,从事竹木产业加工和研发,成为龙门竹木产业的“第二代”。李恒标的父亲在上世纪90年代开设竹木制品加工厂,主要生产木拉手等家具配件,1993年到1995年是鼎盛时期,在龙门铁岗、左潭、地派等地都设立了加工厂。后来工厂的生意越来越差,到他读中专的时候,父亲的工厂停产。

  “早年,信息不通、手工加工、交通道闭塞等大大阻碍了该镇竹木行业的壮大和经济的发展,有原材料,有劳动力,但没有产量,更没有销售渠道,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上世纪90年代。”龙门县龙潭镇镇长余育灵介绍,20年间,从手工业慢慢转型到半机械化,产量开始不断增大,但交通、通信等制约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导致销售渠道仍然无法打开。

  梳理龙门竹木产业早期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竹木加工产业产值不高一直是痛点。作为龙门竹木制品最主要的产品——竹签(牙签、餐签等),这一痛点更加明显。

  早些年,许多龙门竹签生产企业靠卖散签或贴牌为生,技术含量低,这直接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尽管龙门生产的竹签占据全国竹签市场的70%,但是自主品牌却只占市场3成。同时,由于当时缺少产品标准,这些产品常常出现不能进入超市或在广州批发市场遇到来提货的外国客户取消订单的情况。

  直到2012年,龙门县专门出台了全国首个竹质牙签餐签标准,这一情况才有所好转。产品标准的制定让牙签有了更广的销,新增加的利润让部分企业有能力改善生产技术和做强品牌。

  龙门竹木产业每年产量递增,但产值不高的尴尬局面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是许多小企业仍处于一种传统的“小作坊”加工模式,没有现代化厂房,更谈不上流水线和自动化生产设备。

  李恒标记得,2011年他接到首单业务,来自日本的2万套价值13万多元的祈福木制品订单,却发现在龙门没有一家工厂可以承接。最后,这批三件套的祈福产品被分开在广州、清远、龙门三地进行加工。为了对产品进行喷漆处理,李恒标甚至自己学习喷漆,最终才得以交货。

  “当时,龙门当地的竹木制品厂很多,却没有一间工厂采用先进机械进行自动化生产。”李恒标表示,落后的设备技术导致他们只能生产一些传统的低端产品,对于一些工艺难度较高的产品只能望而却步。

  转型升级,箭在弦上。近年,龙门县出台技术配套政策,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在工业技改的大潮中,大到各类家具,小到一根牙签,龙门县竹木制品厂家都在探索转型升级道。

  李恒标回乡创办一家采用自动化生产模式的竹木工艺品厂,了父亲的手工作坊模式。与当地传统竹木加工厂不同,李恒标的工厂采用的是自动化生产模式,其生产的工艺制品成功吸引了大洋彼岸的客户,远销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年产值超过200万元。

  一些竹木加工企业还不断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比如消费者对木料要求高,企业就从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进口木料回来进行深加工。

  伴随着机器轰隆隆的作业声,一根根统一规格的竹条和木材从机器中“吐”出,整齐地摆放起来。位于龙潭镇铁岗的惠州市仁合优品竹木制品有限公司,一件越洋产品就是这样开始的。

  “我父亲年轻时就从事传统竹木制品行业,当时做的是柜门的木拉手和热水壶的木塞。”该公司负责人王海平说,后来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大学选择了电脑设计专业,毕业后毅然踏上回乡创业道。子承父业的王海平将机械自动化生产、数控车床、平面设计等高科技设备和技术融入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得越来越好。

  此外,早在2008年,在当地大力推动下,竹木加工企业开始“触网”,通过电商平台推销产品。

  “我正好赶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好时候。”王海平说,他带领一批年轻创业者自学互联网营销,通过阿里巴巴、淘宝、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把产品推销出去,实现全球买和全球卖。如今,王海平的公司产品类型有相框、沙漏、杯盖等近1000种,年产值高达500万元左右。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龙门县龙潭镇当地1000多家竹木加工企业中,有近500家企业涉足电商,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技改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而电商销售刚好补足了龙潭镇竹木行业发展的短板。龙门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商将龙潭镇的竹木产品覆盖至世界各地,大大地提高了销量,日销售额达50万元,年销售额过亿元。

  但电商销售主体分散,集聚效应不明显等弊端也逐渐显露。“龙潭铁岗这边没有工业区,靠散户很难将龙门的竹木产业发展起来。”2008年从深圳回乡创业的王历文道出了同行的,他参照深圳旧厂房被成科技园的成功案例,牵头惠州健木创业孵化园运营团队来到处于停顿状态的龙潭镇活通度假村,将14栋独栋别墅和2栋大楼承租下来,作为当地竹木企业电商孵化园区。

  该园区2017年10月正式运营,并在去年底正式挂牌龙门县竹木电子商务产业园,目前园区已和33家竹木电商创业企业和团队签订入驻协议,已有16家企业入驻运营,其他都在装修中。入驻产业园的从业人员中,超过40%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王历文介绍,度假村的别墅可用作办公室、厨房和卧室等,园区还有篮球场和游泳池等配套设施,既能基本解决企业工作人员的衣食住行,也能提高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

  为扶持年轻创业者,惠州健木创业孵化园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与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长期合作,为当地创业者提供免费培训机会等。孵化园几乎每个星期都会邀请电商专家开展培训课程,企业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专家一对一交流,制定深度培训计划。

  龙门县品汐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驻园区的电商企业。3年前,该公司负责人陈晓文从广州回到家乡,从事竹木产品电商销售。产业园整栋别墅每月租金不超过3000元,大大减轻了创业成本。如今,该公司在1688平台上月销售额可达100万元以上。陈晓文也凭借电商创业成功开上宝马,日子越过越好。

  王历文和其他年轻创业者希望通过孵化园这个平台,打造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努力把家乡铁岗打造成惠州的“华西村”。

  过去,龙潭的传统农业耕种和单一竹木制品产业一度停滞不前。如今,因为一股由返乡青年掀起的竹木产业“二次创业”浪潮,又让南昆山脚下这片土地热闹起来。

  “龙潭镇近年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一定成绩,但农村生活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城乡基本生活条件差距较大,竹木业产业化仍是弱项,产业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性、针对性人才。”余育灵介绍,龙潭镇将优化营商,支持创新平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宣传乡村振兴政策,鼓励青年回乡创业,同时与回乡创业人才携手合作,为竹木行业营造优良的生产和销售,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回乡创业,逐步解决缺乏专业性人才这一难题。

  对于当地竹木产业接下来如何持续健康发展,龙潭镇木制品行业协会会长叶雨波希望当地能在厂房用地等方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产企业集聚,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搭建国际性的工艺品展览沟通平台,使龙潭的竹木制品企业拥有全球性的展示和推广舞台;制定相关金融政策,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据龙门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邬淑娴介绍,龙门将大力推动竹木制品产业传统交易模式变革,通过质量品鉴中心、竹木梦见家里着火制品身份证、二维码等技术手段,打通线上线下交易活动,将龙门竹木制品电子商务建设成为融合线上线下交易的新型竹木制品交易市场。

  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龙门县将依托竹木制品产业优势,出台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强化品牌培育和人才培训工作,推动建设一个服务于龙门竹木制品产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体系,吸引更多的电商服务机构和平台入驻,形成电子商务企业与服务机构、服务平台相互依存、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提升中小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造“竹木制品之都”。

  近年来,国内竹木产业发展先进地区都在快马加鞭加快转型升级。在浙江龙泉,竹木加工产业被列为“十三五”百亿培育产业,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57个国家和地区;在湖南永州,投资5亿元兴建双牌县竹产业科技园,促进竹产业向产业集群和高科技领域转型升级……

  为把竹产业做强做大,今年初,龙门县府办印发实施《龙门县鼓励竹子种植工作方案》,未来5年,该县要新造竹林10万亩,到2022年全县竹林面积力争发展到40万亩。龙门县将派员外出学习发展竹木产业的先进经验,并积极引进竹子深加工企业。

  今年11月19日,广东省发展委公布了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入库名单(第二批),位于龙门县龙田镇、规划面积约4.8平方公里的竹泉小镇入列。

  龙门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龙门县竹泉小镇将引入和培育龙头企业,以规模化、品质化的竹产业制造园区带动本地和入驻企业的成长,嫁接产业科技领域积累的产业资源及金融板块支撑,不断促进龙门县竹产业链向“种植-研发-加工-贸易”纵向延伸,并辅以现有温泉产业激活竹泉相关产业共生共长。

  根据规划,龙门县竹泉小镇启动期(2018-2020年)投资额约37亿元,将建成竹主题地标群、竹产品展贸中心、商务会议酒店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竹子博物馆、竹海拓展营、智勇竹趣园、竹林小火车、千竹商业街、竹灯梦之湾等一批旅游配套项目;后续将建设竹制品加工区、下脚料处理中心、工艺设备研发平台、竹产业研究院、竹文化研究机构、众创空间、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器企业创新中心、现代物流园等。竹泉小镇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竹乡。

  相比城市产业园,由于乡镇距离竹木加工企业较近,交通、仓储等各方面成本相对较低,龙潭镇竹木电商产业园的出现更加符合当地传统竹木企业的发展需求。电商产业园产生的集聚效应为竹木加工行业提供了更大的交易空间,也将进一步助推竹木加工行业发展壮大。随着产业不断发展,当地竹木加工行业将出现生产企业与专业网商的逐步分离,这也是通过社会分工体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表现。

  目前来讲,可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电商人才培育,推动生产企业集聚,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随着网商群体的不断聚集和发展壮大,线下网批市场的出现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龙潭镇竹木加工制品相对初级,很可能出现“价格战”等恶性竞争。对此,相关部门要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竹木企业知识产权,保障区域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龙门竹木产业有着深厚的基础和较长的历史,靠着老一辈小作坊主的艰苦创业,在积累了较好声誉。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一部分企业被淘汰了。年轻一代毅然转型升级之,积极进行技术,寻求新工艺,同时通过电商参与全球买卖,逐步从过去的“粗老笨重”转变为“高精特新”,为龙门竹木产业探索可行之。

  龙门当地应围绕大众化和个性化等消费市场需求,引导竹木制品企业多方向发展,推进竹木制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工,鼓励开展竹木制品创意设计。

  另外,虽然建设了竹木电商产业园,龙门竹木产业的集聚效应还不明显,人才、资金等短板还制约着竹木企业的发展。如何金融,吸引更多人才,更大的物理空间,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推动竹木产业更加健康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竹木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涉及种植、加工、设计、销售等,结合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特色小镇等内容,大有文章可做。龙门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竹乡,着力打造竹泉小镇,做实这些长远的产业规划,有助于将竹木产业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