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几日的勘探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遗址的真正面积要比预想的大很多,特别是南北的宽度,经过重新钻探测量,达到250米,至此,属虎的属相婚配表整处遗址的大体轮廓已经确定,是一处南北长250米、东西宽200米的中型村落。目前发掘的地方,仅仅是遗址南侧的很小一部分区域。
此外,在现场挖掘的两个灰坑中,研究人员又出土了大量战国时期的陶器,形状和式样都与春秋时期的差不多,但是形体上明显要大出不少。“以待客用的陶豆来看,春秋时期的陶豆一般有十几厘米高,而战国豆的形体几乎要高出一倍,能达到20几厘米,光从器物上来看,已经能初步断定,这个村落有很强的延续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李曰训说,另外,从这处遗址的发掘来看,越往东去,器物埋藏的地点越浅,从西往东,很明显是从春秋至战国的延续,综合这两点几乎就能断定,这个村落的历史跨越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考古人员在对前期发现的两个灰坑进行深入发掘后,发现这两个灰坑都属于上窄下宽的袋状灰坑,可以埋藏大量的陶器。24日下午,仍在现场做收尾工作的临朐博物馆馆员郎丰刚向记者展示了最终出土的,大大小小整整102袋陶片和数件保存完整的陶豆和瓦当。
“这些制作精美的纺轮应该就是当时妇女用的纺织工具”,在遗址附近的临时驻地上,郎丰刚指着已经清洗完毕的大量直径在四五公分左右的薄片说,据此可以推断,当时的村民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并是当时主要的手工业之一。
除去这些陶片,记者在考古人员驻地的院子里还看到了大量的兽骨,其中有一块类似动物的下颚,还带有一颗牙齿。据考古人员介绍,这些兽骨种类比较丰富,包括猪、马、羊的头骨、牛角和狗牙。
通过对这些动物骨骼的研究,考古人员初步分析认为,当时的人类很可能已经驯养家畜,养殖和纺织应该是这个村落的村民赖以的主业,而这个村落长期稳定的存在,也依赖于这种自给自足的社会生产模式。
经过15天的发掘,此处东周遗址的初步发掘已接近尾声,省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决定不再对西气东输管道的北侧进行发掘,而只进行试探性的钻探,在将有关数据提供给临朐博物馆之后,他们将于25日赶回济南。不过,由于该处遗址南北两侧都曾出土过战国铜器,往东又有龙山文化遗址,此处遗址重要性仍受到极大关注,在发掘工作初步结束后,工作人员将集中精力对出土的陶器进行还原。
据临朐博物馆的郎丰刚介绍,所有的102袋陶片目前已经清洗完毕,接下来将运往临朐博物馆进行拼接和粘贴,然后采用现代技术对残缺部分进行还原,还原完毕之后,这些器物将放在馆里进行陈列,同时,他们还将邀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前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