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收藏网讯 在西南一带业内颇有名气的陶器收藏家邹育亮最近有些纠结:企业家潘先生、老板陈总几乎同时看中了他收藏的荣昌陶,出价800万元-900万元要买。但邹育亮一直没有松口,“说实话,还是有些心动,可又担心卖了以后人要看这么好的藏品不容易了。”
邹育亮没松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顶着“中国四大名陶”、“国礼”等,荣昌陶藏品的身价近年来一飙升,一般藏品年涨幅都在20%以上,精品涨幅更是惊人,单件价格上万甚至数十万的艺术精品也开始出现。
2009年,听说一件金砂釉的荣昌陶笔洗被别人买走,邹连夜开车追到遂宁,硬是花1.5万元从别人手上买下。而就在前不久,有藏家就出价超过20万要买这件笔洗。
“荣昌的大师壶越来越受玩家追捧。的朋友想托我找一把七八十年代供出口的荣昌陶茶壶,一年多了都还没找到,真是
荣昌安陶博物馆(因荣昌陶的主产地在荣昌安富镇,荣昌陶旧时也被称作安陶)收藏了2000多件荣昌陶精品。在这里,可以穿越2000多年的时光,领略自东汉到唐宋元明清,再到现代各类精典陶器的风采,细细品味其“红如枣,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的独特品质。
“经西安科大检验,荣昌陶泥料细孔达240多目(目,物质粒度或是网孔大小的单位。10目大约等于2.00mm,200目大约等于0.080mm—编者注),比国内排名第二的高出100多目,可以说是中国最好的陶泥。”荣昌安陶博物馆馆长刘守琪解释说,“目数越高表示颗粒越细、越好,这样的泥料柔性和硬度统一性好。”
荣昌陶土经过风化、研磨、沉淀等工艺制炼出的“泥精”更是一绝,制陶师傅用泥精拉坯和刻花得心应手,可以加工出“薄如纸”的产品。用泥精做的细陶类素烧日用陶制品如泡菜坛、花瓶、罐、茶壶、文房用品等,俗称“泥精货”,其独具的透气不透水天然双重气孔结构,非常有利于食物长久储存。
重庆鸦屿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先才回忆:前两年曾给宜兴一个大师提供泥精做茶壶。大师后来很兴奋地告诉他:宜兴养活茶壶需一两年,而泥精壶三个月就活了。
因为有了泥精,荣昌陶才开始出现大量胎薄型美的壶、杯、盏及文房用的笔洗、水盂、砚滴等精美细陶,使荣昌陶的艺术性和市场价值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此外,荣昌陶土天然地分为红泥和白泥,这也是其他产陶区没有的。而红泥的主要化学成分跟宜兴紫砂陶泥几乎一样,所以收藏界又称荣昌红泥细陶为“昌州紫砂”。
陶艺师们把两种颜色的泥料相互柔和、挤压,制成带有云纹、水波纹、旋纹、编织纹等花色的陶器,或施以刻花技法,红泥上再用白泥做图案,制成精美的日用陶、工艺陶,使红、白及其混合色成为荣昌陶的一个重要识别标志。
除了泥料,釉色的丰富、独到也是荣昌陶的特点之一。从清光绪年间开始,荣昌陶广泛采用色釉和刻花装饰,这些上釉煅烧的陶制品俗称“釉子货”。到鼎盛时期,荣昌陶的釉色品种达100多种,其中朱砂釉、黑釉、西绿釉为荣昌陶独有。
事实上,“过去荣昌陶名气不小:1953年时,荣昌陶全国排名第二,仅居宜兴陶之后,工艺和规模与宜兴陶不相上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罗天锡说。
宜兴从1980年代起,走了一条重大师队伍建设、重包装宣传名人名作、突出文化产业运作、以高端文化需求为导向的道,以兼具工艺性与实用性的紫砂茶壶牵头带动产业发展,其品牌价值猛增、名声大振,整个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
而1990年代,是荣昌陶发展的分水岭。1990年,荣昌陶产量达到940万件,是西南最大的陶制品生产,各类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再之后,由于片面追求市场效应,传统工艺品设计制造未受到应有重视,加上企业改制不成功,大批艺人流失,荣昌陶发展陷入低谷。到1999年,年均产量已不及1990年代初的1/8。加上几乎没有像样的宣传,荣昌陶名声日渐湮没。
这也导致了现在许多精品“养在深闺人未识”。譬如荣昌陶的素烧茶壶,用邹育亮的话来说:无论样式、质感还是功能,都毫不逊色于那些价值几十上百万的宜兴紫砂壶。
“它在历史上知名度很高,又有自己的特色,现在的市场价格是扭曲的。”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何发美称。
进入新世纪后,荣昌陶的发展再度引人关注。钟德江、罗天锡、梁先才、张俊德等一批在业内有名望的大师和陶艺传人们为重振荣昌陶奔走呼吁,当地党政部门积极行动,鸦屿陶瓷、安北陶器等一批老企业重焕生机,世国华陶瓷等陶业新军迅速崛起。到2010年,已实现产值5.5亿元的荣昌陶行业走出谷底,呈现出复苏势头。
2010年前后爆发的宜兴“紫砂门”事件,使更多人将目光投向涉“市”未深、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荣昌陶。
2012年开始,一大批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陶瓷工艺大师们陆续云集荣昌,探讨荣昌陶的振兴之。他们认为,振兴荣昌陶是大势所趋,但至少须从几方面努力:
—建立起一支能起领军作用的高质量大师队伍。由于多年没有评定大师,荣昌本土现仅有两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0多名县级工艺美术师;比较而言,宜兴却拥有一支包括60多名国家、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在内5000余人的庞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带动了宜兴整个行业的发展。
—借鉴外地经验,建起一个系统化发展的平台。对陶泥、釉料等有特色的关键材料实行集中供应,在保障需求的同时提高效率、避免资源流失。
—组建专业的营销队伍。包括引进经纪人模式,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使陶艺师们能专注于研发制作。
—通过引进大师和院校专业人士合作,不断提高荣昌陶的设计和工艺水平。并加大与国内外文化名人的互动,请他们参与荣昌陶工艺品的设计、制作,丰富荣昌陶的文化“味”。
正在制定的旅游规划,也要求荣昌在中国三大陶都的定位基础上,加大国际性元素的配置,让荣昌和荣昌陶更多更快地与国际接轨。
从宜兴请来大师,传授制壶工艺;出台一系列政策,吸引流失的人才回归,钟鸣、李钢等一批在外已崭露头角的人才陆续回归;建立大师工作室,毛崇健等5名大师已签约入驻;梁先才在去年经济形势低迷时逆市操作,建了国内一流的全自动隧道窑……
“荣昌是五大功能区域战略中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荣昌陶又兼具工业产业与文化产业形态,五大功能区域建设中的产业发展要求它都具备,这真是振兴荣昌陶千年难遇的绝佳时机。关键是要结合在功能区中的定位,做好规划、抓好落实。”荣昌县副县长程昌耀说。
借此东风,荣昌成立了县陶瓷研究协会;筹建陶文化产业园,正请国内一家著名创意工作室作策划;对陶土资源实行性开发,结束过去乱采滥挖的历史……
邹育亮过去以收藏官窑瓷为主。后来的一位收藏家私下里告诉他:其实荣昌陶就是宝贝,绝对值得收藏。此后,邹开始专注于收藏荣昌陶。
华夏收藏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华夏收藏网合作,华夏收藏网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您若对该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华夏收藏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 邮箱:
·尊重网上,遵守《全国常委会关于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