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在“最早的中国”二里头遗址的出土物中,除了象征的青铜礼器,还有很多精美的陶器和原始瓷器。
“这是象鼻盉(hé),这是黑陶豆、陶甑(zèng)、陶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驻地小院,陶器陈列室琳琅满目,满是形状各异的陶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副队长赵海涛不厌其烦地当起“义务员”。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大体可分为酒器、食器、炊器、盛贮器、汲水器、食品加工器和杂器等,其中以酒器和食器的制作最为精致,它们往往被随葬于贵族墓中,成为显示身份与地位的礼器群的组成部分。
赵海涛拿起的一件酒礼器陶鬶(guī),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件陶鬶用白陶制作,色微泛红或泛黄,器壁厚薄均匀,造型规整优雅。
“烧出这种颜色要用到高岭土,烧制温度要从百摄氏度提高到一千摄氏度以上,因含铁量不同,所以才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可见当时二里头祖先已经掌握了很高的制陶技术。”赵海涛说。
而陶盉,顶部利用流、口和泥钉,做成兽面的样子,颇具艺术性;陶爵一般胎薄体轻,流、尾修长,器壁经反复刮削,腹部刻划纹饰。此外还有一些尊、壶类器具,也做工精致,造型优美。
在食器中,记者看到了一件陶甑,造型独特,底部有4个小孔。正当记者纳闷小孔有啥用时,赵海涛介绍,这就相当于现代蒸锅的箅子,把陶甑置于装水的深腹罐中就可以享受清蒸食物了。在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东亚上的先民就开始用火,当时烤肉比较流行,到陶器发明以后,人们学会了煮肉吃。
二里头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纹饰以绳纹为主。炊器有深腹罐、圆腹罐、鼎、甑、鬲(lì),食器有平底盆、三足皿、豆、簋,酒器包括鬶、盉、爵、觚,盛贮器为深腹盆、大口尊及各种罐瓮类容器,构成富有特色的陶器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介绍,根据这些陶器的陶质陶色、纹饰及器形演变和地层的叠压关系等,可把二里头遗址所属的年代划分为前后相继的四期。
“打个比方,就像千层饼一样,最早做的就是最下层那张饼,我们把它称为一期,越往上,时间越近。一期承袭着中原龙山文化的特点,四期末已接近或已进入商早期的二里岗文化。”许宏说。
首先看陶质陶色。二里头文化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有部分黑陶、白陶和少量褐陶、红陶。一期陶器陶色多,夹砂灰陶色调多变,或,或泛红,或泛褐,沙砾粗大,往往凸现于器表;二期陶器陶色仍较,夹砂灰陶往往色,沙砾粗大且凸现于器表;三期陶器陶色较二期浅而纯正,一色,夹砂灰陶所占比例较前期增大,沙砾多较细小;四期陶器的陶色浅淡明快,泥质灰陶比重增大,夹砂灰陶的沙砾细小。
就纹饰而言,一期陶器以篮纹为主,绳纹次之,方格纹再次之;二期陶器绳纹上升为主要纹饰,篮纹逐渐减少,方格纹很少见;三期陶器以绳纹为主,早段流行细绳纹和偏细的中绳纹,偶尔可见篮纹,少数器物的内壁上出现小麻点;四期陶器几乎均为绳纹,种类较多,器物内壁常见点。
从器类器型上看,一期陶器以深腹罐最多见,其他常见器类主要有圆腹罐、鼎、甑、刻槽盆、捏口罐、壶、斛、鬶、盉、爵、豆、三足皿、圈足皿、折沿盆、平底盆、小口尊、矮领尊、缸、器、盖等;二期陶器中,圆腹罐陡增,达到与深腹罐并驾齐驱的地步;三期陶器卷沿盆取代折沿盆成为盆类的主流,盉盆取代鬶成为流行的酒器,浅盘口深腹罐大量出现,典型大口尊开始流行;四期最常见的是深腹罐和圆腹罐,其次是大口尊和卷沿盆,新出现的器物有橄榄形深腹罐、薄胎细绳纹鬲、束颈盆等,簋取代豆成为主要食器。
在陈列架上,记者看到一个长流平底盉,也叫象鼻盉,器表施透明釉,器身饰弦纹和云雷纹等拍印的几何花纹,胎土成分与白陶相近。
许宏介绍,二里头文化的这类原始瓷器已经基本具备或至少接近了瓷器产生的三大主要条件:瓷土作胎,表面施高温钙釉,烧造温度为1200℃,是研究由陶向瓷过程的重要标本,这一发现将瓷器的成功烧制时间前推了几百年。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原始青瓷器虽然数量少,但在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看来,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郭爱和说,研究陶瓷这几十年,发现传统书籍都提出中国的瓷器最早出现于商代,浙江等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如果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器得到学界认可,中国陶瓷史要重新改写。
日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界人士出版著作,认为原始瓷的起源与成熟青瓷的出现均发生在浙江,浙江不仅在夏商时期发明了原始瓷,而且在东汉时期成功制造出成熟青瓷。
对此,赵海涛认为,公元前1700年以前的二里头文化二期,已经有了多件原始瓷器,浙江仍未发现早于二里头的相关遗存,原始瓷的起源时间和地点仍需继续探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