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創紙片“石膏像” 會“流動

※发布时间:2017/12/1 10:36:2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新聞網11月10日電 據中新社報導,【解說】第一眼看上去,是精美絕倫的“石膏雕像”,和一般的石膏雕像并無區別。然而,當“石膏雕像”被創作者從不同角度拉伸,看似堅硬的“石膏像”成了一條流動著的紙鏈,原本靜止的優雅嚴肅的“石膏像”變得鬼魅起來。而在扭曲之後,又能輕而易舉地把它恢複原樣,這便是用成千上萬張紙,制作而成的的紙雕藝術作品。

  時間11月8日,記者來到“石膏雕像”創作者位於近郊的工作室。今年43歲的曾就職於某出版社,每天都和紙打交道。說,自己從2000年開始接觸民間美術,探索紙張的更多可能;2006年開始進行有關紙的試驗;2010年研究生畢業設計中,創作出了《教具》這一系列作品。

  說,不同的紙張所展現出來的性能和視覺是不一樣的,他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嘗試了幾百種紙,才選定了現在用的這種紙張。

  這個只有實踐,慢慢實踐去掌握每種紙的特性,它的密度,材質的硬度,還有它裡頭添加的化學元素都要掌握,你才能知道用什麼樣的工具、什麼樣的力度、什麼樣的結構能使它真正的、更好的呈現出來。

  【解說】告訴記者,完成一件藝術作品,從選定作品內容開始,然後根據想要展現的內容去粘一定體量的紙。再根據人物形象,像做木雕一樣把它一點一點地雕刻出來,最後再去打磨,而一件人物頭像紙雕的制作周期通常為45天。

  這個紙的厚度大概是一厘米是100張,這個大概是55厘米,就是5500張。它的時間根據它的複雜程度和它的體量有關,這麼大的作品大概是一個半月,因為它是有些複雜。

  【解說】除了對於藝術語言本身的探索,說他用紙張做雕塑,是希望人們能够衝破固有思維的習慣,而去關注現象背後的本質問題。

  當你看它是石膏像,可能看一眼就過去了。當你回頭再看它不是的時候,會重新思考我們以往的認知的所見是不是真是的。這個時候,這種刺激會改變我們原有(觀點),再去關注事物背後的問題。

  【解說】采訪過程中,對於紙張的鐘情表露無遺。他說,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紙張,所呈現出來的樣貌以及它印刷後所呈現出的質感,都不一樣。此外,還認為,在互聯網時代下,無論電子閱讀如何發展,紙媒還是有特定的受衆。

  電子媒體會逐漸跟紙媒體互相抗衡,但是紙媒體為什麼還暫時不會消失,因為它還有電子媒體的不可替代性。比如說我們有時候還想看看紙質的書,因為它所承載的更多是一種我們原有的習慣。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