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辈人的腕表故事 一部计时器西进史(组图

※发布时间:2017/10/19 13:58:5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我70岁的母亲老是换着戴不同的手表,也常常得到她的老龄朋友的称赞。每当这种时候,她都要在我面前唠叨:“我一辈子只买过一只表,80元的上海牌,戴了接近20年。你呢,恐怕都不知道买过多少只了吧,还舍得花上万的钱买块表。”其实,母亲换着戴的表都不是新的,而是我冷藏在抽屉里的过时款,其中包括我工作的第一年,母亲给我买的飞亚达表。

  不就是手表吗,告诉我们时间的计时器而已,似乎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但是,当我们回望过去,把前辈的故事和自己的经历起来,腕表扮演的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它,记录时代的变化,也是我们生活进阶的佐证。

  母亲生长在一个还算殷实的农村家庭,家里的堂屋里有个座钟,是唯一可以看时间的东西。在座钟响亮的报时督促下,母亲从7岁起,每天清晨5点出门,步行到20里外的私塾读书。后来,母亲成为一名中学教师,时间是学校的铃声。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一些家在上海的同事探亲后戴着手表回来,母亲才知道手表是何物。但是价格太贵了,国产的“上海”、“宝石花”、“钟山”……一般在50-90元不等,这是母亲当时2-3倍的工资啊,母亲根本不敢奢望。

  上世纪70年代末,钟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都是难求的稀罕之物,被大家称为“三转一响”。“三转一响”不仅是娶到好媳妇的条件,也是一个家庭生活水平的体现。我10岁那年,母亲和8个同事“上会”(当时私下攒钱的一种方式,每个月拿出一定数额的钱给会中的人,依次轮流)终于攒得了80元钱,走了个后门,托人搞到了票(计划经济,日用品都是凭票供应),买到了一只上海牌女表。

  “1981年11月,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首次冲击世界杯冠军。”上初中的我和母亲一道守在电视机前为女排加油,当时记忆深刻的除了郎平、孙晋芳之外,还有就是宋世雄动情的解说和比赛间隙播放的雷达表的广告,画面上那黑灰色的腕表闪烁光亮,比母亲手上的上海表不知漂亮多少。“这种国外的表很贵吧?中国人买得起吗?”我问道。

  80年代后期,石英表技术对以生产机械表为主的中国表造成了冲击,因为走时精度高、不用上弦,而且价格便宜、外观时尚,石英电子表逐渐成为当时人们买表的首选,我们家也挂上了石英电子钟。西铁城、卡西欧、精工等日本品牌趁势强攻中国,几乎达到了无人不知的地步。飞亚达、罗西尼、天王、依波轮等品牌红火起来,央视《》前“罗西尼为你报时”的广告,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上海、宝石花、钟山等国产机械表失去了市场,渐渐淡出。可是母亲依然戴着她的上海女表,每天给表上发条。

  90年初,百货公司钟表、手表的柜台吸引了很多人。在我生日那天,母亲送给我一只当时最流行的石英表,也是我的第一只手表:小巧表盘、黑色表面、黑色、金色刻度的飞亚达小坤表,亮晃晃的表面,十分漂亮。但母亲仍然舍不得放下那只上海女表,尽管表面已花得难以看清刻度了。

  1992年,南京的表哥到四川出差,我看到他手上戴着一只英纳格,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进口表。表哥告诉我,上海能买到好多高级表。然而,不久,BP机(传呼机)开始流行,很快我有了手机,BP机和手机有报时功能,手表似乎多余了。不知何时,我把母亲买的那只飞亚达扔进了抽屉。

  在这20年间,腕表从极度向往的必需品,到遍地都是电子表的日用生活品,后来被手机代替,扮演着最原始的角色——计时器。

  进入21世纪后,腕表的计时功能逐渐弱化,而装饰性得到强化。时尚腕表的概念由此产生,配合服装流行趋势,各种色彩、各种造型、设计夸张的手表,为整体风格的打造平添光彩。人们开始重新戴起了手表,那些设计感很强、用材用色很新潮、价格便宜的手表深受时尚女性的喜欢。记得2004年钟表协会在摩尔百盛举办钟表展,港产腕表大受欢迎,我也情不自禁买下好几只手表,搭配不同的衣服。

  与此同时,高价位的高级腕表纷至沓来。成都的几家钟表专业卖场,如亨得利、名表城,开始占据成都中高腕表市场。2001年,成都亨得利在完成改制后,确立了“打造西南最大规模的综合型钟表专业公司”发展方针,陆续引进了欧米茄、劳力士、浪琴、雷达、宝珀、积家等众多名表,进口腕表风头强劲,占据了市场的90%。

  随着腕表品牌在中国的推广,“穷人玩车,富人玩表”的消费开始渗透。江诗丹顿、卡地亚、宝玑、格拉苏蒂、伯爵等更多腕表陆续进驻,成都的钟表专柜与世界众多知名城市一样,出现了全球限量、绝顶奢华的珠宝腕表,陀飞轮、三问报时等复杂功能被高端消费群体津津乐道。售价高达几十万、几百万的珠宝表、复杂功能的腕表,超出了普通大众的购买力,腕表超越了原有的计时和装饰的功能,代表全新的奢侈消费趋势,标榜着成功、尊荣的生活,成为身份和阶层的特有符号,也再次成为很多人的向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