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古玉可见一件收一件 不过要小心高仿的赝品

※发布时间:2018-10-27 14:51:0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二十四香谱图解

  从“一块石头磨起”的人类小儿时代到了飞船绕月的现代社会,中国玉文化在这当中串起了华夏民族数千年的风霜。说到拍卖或收藏,人们往往会想到夏商周的青铜,北宋南宋的官、哥、汝、定、钧窑或是近现代的名人字画,但是比这些更重要、更珍贵的高古玉器却很少被人提及。

  什么是高古玉器?文博界和收藏界还没有对其明确界定。一般来说,将商代以前的文化期玉器称作高古玉器,均不会有疑议。而本文提到的高古玉就是文化期的玉器。当时的文明还处于打磨石头的小儿时代,没有文字,没有金属工具,更没有各种机械与仪器。然而,那时的玉器却极为精美。良渚文化的玉琮、带纹饰的玉璧、玉斧堪称鬼斧神工。即便是现代高科技,也未必能再现当时玉器的型与韵。再往前一点的红山文化时期,人们拿起一件当时的玉器,往往会发现正面像蝉,像鸟,横看似人首,侧看又成了其他的什么,真是件件皆有创意。玉器似乎通过这些奇妙的外观,向人们传递了一种让人遐想万千的神秘信息。创意如此,工法也十分了得。见形不见工,现代人冠之挤压法。其创意与技法让人望尘莫及,只能叹之鬼斧神工是也。

  当时正处于原始的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整天忙碌拼搏,也仅仅能让自己处于饿不死、不为野兽腹中之食的境地,又哪来精力创制出如此精美的玉器呢?这是一个难解之迷,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文博界、考古界和收藏界的学者们。有人在古墓葬里找到了鲨鱼牙,有人在古遗址里发现了金刚石。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基本是坚定的唯物主义,但这样的结论过于草率,在如此精美的玉器面前不免显得苍白无力。

  高古玉器收藏市场目前比较低迷。业界部分人中有这样的一个说法:现在的玉器旧的卖不过新的,新的卖不过籽玉原料。这种状况的产生原因是多样的,有文化和鉴赏层面的原因,也有政策以及市场层面的影响。

  国家各级博物馆出于对盗墓现象的控制,对高古玉器一般不采取收购的方式。由此,高古玉器反而成了一件“烫手山芋”,被国内拍卖公司和个体古玩店弃之不收。而在民间,由于大众对高古玉器的认识不够,致使高古玉器的市场发展十分缓慢。

  在古玉市场价格大大低于价值的情况下,古玉玩家如果遇到古玉,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应该见一块收一块。不过,这涉及到古玉鉴定的问题。现在古玉的赝品问题还是十分严重的,一件玉器如果年份好、工艺好、材质好就是价值连城的上品,如果仅工艺和材质好,价格也是不菲的。而高古玉的制假往往不会选用很好的材料,这样的赝品就算以再低的价格买进也是一种损失。

  对于古玉的鉴定,首先要认知各个文化期的风格以及各文化期的工艺,再有就是“沁色玉包浆”。风格对、有沁色的玉未必就是一件真品,现在很多赝品往往是用原先就有沁色的玉块雕琢而成的,挑选时可以通过仔细观察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沁色在工的就是真品。对沁色的认识是十分难的,古人与今人都有做假沁的,或用火烧,或用油炸,或用色染,不一而足。

  另外要提醒的是,收购古玉时最好能请有经验的行家同往,假如能得到商家的信用,即使价格稍贵一点也值得。另外,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买好的玉器,即年份可靠、玉质优良、工艺精致的玉器,这样的高古玉器有很好的潜在价值。

  在国际拍卖市场拍卖的中国玉器,主要是高古玉器。高古玉指的是战汉时期及其以前的玉器,而在繁荣的玉器市场中,也出现了诸多值得关注的非现象。由于受国内文物政策的影响,高古玉主要以出土器为多,目前高古玉的拍卖一直受限,这些原因促使私下交易成风。目前内地买家对玉文化的认知不够,并对国际市场不甚了解,造成接触认知精品高古玉的机会较少,历史上曾导致了大量高古玉精品海外。

  市场上假货太多、鉴定困难也让高古玉价格停滞不前。有专家甚至说目前市场上九成以上的高古玉都是赝品,从史前的红山古玉、良渚古玉、齐家古玉到三星堆玉器,没有哪一类古玉能逃得过仿制者的手掌心。而且与过去相比,如今的仿制工艺更加趋于成熟,多道工序造假,其专业化程度之高,不仅广大收藏爱好者分不清,有时也让专家雾里看花。

  二、直接接触非常重要,一般人在博物馆只能隔着玻璃看,应该尽可能地多上手细看各门各类的古玉。摸多了就能感觉到其中的区别。真古玉器玉质老旧、手感沉重、外表柔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浆滋润、新玉则没有这些感觉。

  三、早在宋代时期,就出现了仿古玉,当时有人以虹光草伪造鸡心沁;而清以后的造假情况可谓越来越多,手法上也有不少“创新”,如“狗玉”、“羊玉”、“风玉”等,引人上当。

  四、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以玉粉经人工高压合成的伪玉,颜色和硬度近似和田玉,鉴别时要特别留心。

  五、真古玉有土沁、石灰沁、水银沁、尸血沁、朱砂沁、铜沁、表现氧化层等,赝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的是火烤的,有的是化学药水浸蚀的。就此而言,弄清楚真品和赝品在颜色、光泽、厚薄诸方面的差别和区别,显得尤为重要。

  七、雕刻的线条槽口表面的皮壳,在颜色、包浆等方面一致,可以初步判断品,而线条槽口两侧有毛道崩裂现象,则是现代“机器工”制作的特征。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