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昌邑市重点打造非遗品牌,注重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让非遗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昌邑市卜庄镇是农业大镇,玉米、小麦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年产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农作物秸秆5万多吨,这些秸秆资源粗细均匀,韧性高,质地好,是编织各种草编产品的上乘材料。该镇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发展草编产业,在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的同时,带动群众创收增收。
早期的草编产业,是以家庭为单位,利用当地丰富的麦草和玉米皮等资源,就地取材,主要制作草帽、坐垫、草篮、草鞋、草帘等,以满足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过外贸公司渠道带动乡村草编产业发展,男女老少在集体劳动之余,几乎家家户户加工草编外贸产品,草编成为农民在生产队务工收入之外的重要家庭收入来源。新世纪以来,通过挖掘和利用本地传统手工艺特色资源,以开拓国际市场为先导,采取公司(合作社)连结千家万户等现代企业经营方式,为草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昌邑卜庄草编以编工精细、花色繁多、绿色环保和生态舒适等特点在海外享有美誉,畅销欧美和亚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草编产业年实现产值3亿多元。目前,已有两家草编合作社,分别是润天草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昌邑市小芳草编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润天草制品合作社由非遗项目草编代表性传承人纪丛建领头创办,现有职工100余名,拥有长期从事草编工艺品加工的社员4000余名,并建立了20多个工艺品合作站,产品有草帽、提篮、收纳筐等500多个品种,销往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年营业收入9000余万元。
艺术激活乡村,昌邑市充分利用传统草编这一非遗优势资源,结合新的艺术元素和创意,将传统草编打造成为特色的文化产业,为昌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