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使用历史有50多万年齐国水晶工艺精湛它的美不输现代水晶

※发布时间:2019-12-8 14:00:5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如果去到杭州博物馆,战国水晶杯是不得不看的藏品,它的造型和现代的玻璃杯很像,但是它却是属于战国时期的水晶器。很多网友惊呼,战国居然有和现代一样造型的水晶杯,莫不是穿越者留下的吧?很多人觉得水晶是现代的产物,其实不然,水晶的使用历史十分悠久,在50多万年前就开始使用水晶。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古代水晶的那些事。

  水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名字众多,而首次出现水晶二字的是在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

  “又东三百里,日堂庭之山多水玉”; “丹山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 ”。

  千年冰也是水晶的代名词,古人认为晶莹剔透的水晶是由冰化成水晶的,在《格古要论》中称:“千年冰化为水精”。直到宋朝,杨万里的诗句中也提到过千年冰:

  除了这些名字之外,水碧、白、玉英、水精、眼睛石、高山冻、鱼脑冻等等都是古代水晶的代名词,在古代水晶属于“七宝”之一。

  我国虽然很早就有使用水晶的痕迹,比如在周口店的猿人从二公里外的老岗岩坡上找到了水晶制成 的工具。不过它的工艺并不好,与一般的旧石器功能和工艺没有什么区别。新石器时代也有使用水晶的痕迹。

  水晶器的使用巅峰时刻应该属于齐国,在齐都临淄发现了19座被盗墓贼严重盗掘的战国古墓,从这19座古墓中出图了1435件水晶器,而且制作精美。如果没有被盗墓出于的水晶器应该更多。

  水晶本身就比一般的玉器硬度要高,开掘要难。但是当时的齐国南部地区和盛产水晶的江苏东海县水晶矿脉接壤,有着充足的原材料,加上当时齐国国力雄厚,而且那时候铁器已经被广泛使用,这些条件都为齐国流行水晶打下了基础。

  水晶材料难得,加工难度大,自然成为了不可多得的宝石。当时在齐国,玉石(包括水晶)是可以作为货币在上层社会使用的,根据《管子 国蓄》记载:“先王......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到币为下币。”

  国力雄厚的齐国,盛行奢侈之风,从王侯到一般士大夫,都十分讲究排场,而水晶这种宝石,自然成为他们讲排场的首选。他们对水晶的渴望到了疯狂的地步,身上的水晶佩饰更是复杂和气派。就算是死后,贵族墓穴中水晶器的也是少则上百件,多则上千件,可见齐国对水晶的奢侈程度并非一般国家所能够比的。

  齐国对水晶的需求大,但是它的水晶器原创度却很高,很少在造型上抄袭。而且齐国那时的水晶工艺精湛,在整体神韵就算是现代工艺也不一定能够模仿。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在制作瑞玉之时多会模仿天圆,将玉器做成圆形。其中玉璧、玉瑗、玉环、玉玦便是比较多的造型。

  它们都是中间有个孔的扁平的圆形玉器,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通过中心圆孔的直径和外轮廓之间的宽度来区分的。如果中心圆孔的直径和外宽差不多叫做环,而孔的直径小于边宽的就是璧,孔的直径如果约等于整个圆的三分之二的叫做瑗。

  而水晶作为玉器中的一种,自然也逃离不出这些造型。在淄川博物馆中中除了有水晶羽觞、水晶镇等外,也有水晶璧、环、瑗等水晶器,但是从出土的齐国水晶器中发现,齐国在制作璧、环等造型时并没有严格按照孔径和变宽的比例进行制作。

  齐国制作水晶璧、环、瑗一般是佩戴在身上,他们的尺寸并不是很大,一般在3-8cm,而且整天造型古朴简单,并没有纹饰。而水晶瑗是在这些水晶器中数量最多的,在19做战国墓中出土了326件。

  串饰件是水晶器中另一个比较常见的类型。主要是各种水晶管、水晶珠和鱼。水晶管和水晶珠与现代常见的水晶串珠很相似。这里主要介绍下鱼。

  鱼就像逗号一般,这个形状与的太极图有关。它的头部饱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之感,头部有一个不规则的小孔,马伊琾可以用来穿线挂于身上。

  这个鱼是太极图形的一半,如果将两个鱼头尾相接的话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太极图。而且这种鱼的原料囊括了大部分的水晶原料,比如黑晶、黄晶、紫晶等多种材料。鱼出土数量较多,花色也丰富。

  水晶使用历史悠久,但是由于古水晶的晶体结构完美,硬度高,使得它在底下经历千年而不沁色,光亮如新,就像杭州出土的战国水晶杯,完美好缺,成为国宝级文物。

  3、魏传来《珍稀“千年冰” 齐国古水晶——山东淄川澹庐藏齐国水晶器鉴赏》陶瓷科学与艺术 [J] 2017年04期

  4、魏传来《这里的时空静悄悄——齐国高古水晶艺术收藏与鉴赏》陶瓷科学与艺术术 [J] 2018年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