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和西安两个大都市形成一个巨大的夹缝,山西就在这样一个文化峡谷里不卑不亢地存在着。默默地富足,默默的健壮,默默地擦拭自己少为人知的光亮,这是有着气势磅礴的景与境,也有着娓娓道来的人与情,有的美丽光鲜亮丽,有的魅力却藏在“暗处”。我们需要让那些不为人知的美丽舞台,尽展光彩。在历史上,和西安两个大都市形成一个巨大的夹缝,山西就在这样一个文化峡谷里不卑不亢地存在着。默默地富足,默默的健壮,默默地擦拭自己少为人知的光亮,这是有着气势磅礴的景与境,也有着娓娓道来的人与情,有的美丽光鲜亮丽,有的魅力却藏在“暗处”。我们需要让那些不为人知的美丽舞台,尽展光彩。
本期【美丽山西】的主角是琉璃咯嘣,相比前几期高大上的“家伙”们,琉璃咯嘣可要显得普通,甚至是不值一提的。不过,若是小瞧这看似简单的“小玩意”,那可真的是忽视了一件颇具匠心的“艺术品”。
很多80后,甚至是90后在小时候都玩过琉璃咯嘣,小声唪唪(béng),吹起来特别有趣,所以也就成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其实,关于琉璃咯嘣,明代就有了记载,算的上是有年头了。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的琉璃咯嘣和山西又有什么关系呢?
交城琉璃咯嘣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有传说,400年前,琉璃咯嘣就是从交城这座小城产生并且传出去的。所以,琉璃咯嘣跟山西有着莫大的关系。
琉璃咯嘣的主要原料是废旧玻璃,捣碎后加入铜屑、铁屑等辅料,放在特制的坩埚中,在1000摄氏度的高温下融化,融化玻璃的炉子是砖头与黄土砌就的,熔化原料炉子的材料是就地取材,用砖头与黄土砌就,不砌烟囱,不要鼓风,炉台为一长方体,炉膛居中,生火后将上部炉口盖严,只留炉台侧壁正对坩埚的手掌大小的火口,用于沾取玻璃熔液。坩埚呈倾斜状放置炉膛之中,下部有从炉底砌起的砖柱支撑。坩埚也是琉璃匠人自己制作,竖卵形,上部平口,下部平底。对场地要求更不苛刻,无论室内室外都可砌炉生产,完全是家庭作坊的格局。
看似小巧的玩意,工艺却并不简单,能掌握这种工艺,同样需要下功夫。匠人既要把握火候,又要掌握吹管的技巧,这可不是那么容易。
匠人通过对火候的控制生产出玻璃液,然后沾取熔液转接到玻璃吹管上,边吹边利用自然下垂形成蛋形空管,将蛋形空管的末稍部吹成球形,并运用半熔半凝技术把圆球吹成葫芦形,最后趁玻璃还软,将葫芦底部在一个微凸的平面向上一摁,使底平面略向内凹,待冷却后从吹管上割下就完成了。
琉璃咯嘣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坏起来可“相当容易”。从本质上来说,它还是一种玻璃制品,吹得用力或者不小心碰到硬物,很容易就破碎了,所以小孩子玩得时候,大人还得十分注意,有趣的是,还有童谣专门说到它:“琉璃咯嘣儿,打了没事儿;回家要钱儿,挨了一棍儿。”
虽然琉璃咯嘣给很多人的童年带去了欢乐,但现如今各色玩具的“玲琅满目”,制作琉璃咯嘣的人越来越少,这种技艺的传承也在一天天地变弱。很多掌握琉璃咯嘣制作技艺的人,也开始“转行”,其中就有祁县红海玻璃。
祁县红海玻璃最早只是一个靠简单技术吹制“琉璃格蹦儿”的小作坊,可是依托“吹制”琉璃的技艺,红海玻璃从简单的制作琉璃格蹦儿转变成为开拓海外市场的琉璃制品公司。
红海拥有多项先进的手绘技术和独特的工艺,尤其是浮雕技术,更是独创,它使玻璃器皿外形上立体花型的产生成为现实。红海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已自主研发出六大类1200多个引领中东市场的高档玻璃制品,其中有15多项产品已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红海玻璃还有一种独特的专利:无铅晶质玻璃具有很高的透明度,晶莹剔透,璀璨夺目,具有独特的折光性能;碰撞时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音质;在灯光下,色彩斑斓,更添富丽豪华的气氛。
除了“色彩斑斓”、“玲琅满目”的玻璃制品外,红海玻璃还建立了祁县红海玻璃艺术园,集商贸、工业和旅游于一体,现已建成景区内玻璃器皿制作观赏区和玻璃工艺品展示区,游客在这里可以亲眼目睹一件件玻璃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并亲身感受当地这一支柱产业的魅力。
这其实就是创新的魅力,一种古老的技艺,经过,拥有了现代气息。非遗技艺的传承需要凝结时代,当古老与现代相遇,它们不应该是消灭与被消灭的关系,更应该是相互交融的、相互汲取,每一种古老技艺都是在学习和改变中充实自己,然后更美丽的未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