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谢助民)“我加工的玻璃工艺品是出口产品,漂洋过海出口到欧洲、美国等海外,今年前7个月受了疫情影响,自8月以来,每月的订单做不完,这在过去,想都想不到。”11月30日,正在加工点忙碌的王忠亮感慨地说。
今年41岁的王忠亮是东安县紫溪市镇六里桥村村民,因为父亲患病,以种田为业的他家变成了贫困户。为了生活,夫妻俩在外打工,2017年脱贫摘帽。但打工不是长远之计,拥有创业致富梦想的王忠亮,一直想通过创业改变命运,王忠亮充分发挥拥有吹制玻璃工艺品手艺的特长,于2018年回村办起了加工作坊,仅仅两年就走出了低收入行列,开始迈向小康生活。
“我父母是农民,虽然原来家庭条件一般,但一家人吃饱穿暖,日子过得还算可以。但天有不测风云,父亲患癌症,前后三年花了十多万元。虽然通过打工脱了贫,但稳定脱贫迈向高质量的小康生活还有差距,于是我就想到了创业。”王忠姓刘女孩名字大全亮介绍。
“我学过吹制玻璃工艺品的手艺,自己也想办个玻璃工艺品加工作坊挣钱。由于多方原因,创业计划就搁浅了。”王忠亮回忆。在村党支部的鼓励下,王忠亮信心十足,在家里建起了加工作坊,并购买、制作了相关设备,一个作坊式的加工车间就这样开业了。
王忠亮善于钻研、肯吃苦,为了赶工期、多生产,他无论酷暑还是寒冬,坐在温度高达1000多度的操作台前精心制作。从原材料购买、产品生产、成品发货等,都是他一个人完成。
“由于王忠亮工艺技术精湛,质量高,产品不愁销,2018年,王忠亮家纯收入就超过了5万元,生活开始向好。”六里桥村党支部周守银透露。
自己勤劳,肯钻研,又遇上党的扶贫政策好,王忠亮家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经过几年的打拼,订单越来越多,一个人忙不过来,今年,我手把手教妻子技术,扩大规模。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对我们贫困户还要监测,我很有信心,通过努力,让我的玻璃工艺品继续飘洋过海挣外汇,争取每年让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元,过上小康生活。”王忠亮开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