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雕刻21年临时工夏西林终成客座教授

※发布时间:2019-5-1 7:31:0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推背图 详解大化坪镇,距安徽省霍山县县城近60公里,是霍山县西南部的一座山区资源大镇,土地肥沃,风景如画,乡人淳朴,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栗园水电乡”之美誉。工艺美术大师夏西林,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夏西林自幼对绘画和竹木雕刻有着浓厚的兴趣,成为一名竹木雕刻大师是他年少时最大的梦想,乡间随手可得的竹木,成为他记录下这片风景如画竹海最好的“画板”,从最初在竹木上绘画,到后期自学留青雕刻,都显示出他惊人的艺术天赋。

  1997年,20多岁的夏西林孑然一身来到上海这个陌生的大都市谋生,被上海电机学院录用为临时工作人员。在挺过了最困难时期后,他继续着自己的竹木雕刻大师梦。没有工作室,就在马边摆开架势;没条件参加培训班,就利用工作之余,自己在学校大量的阅读、参观、学习相关雕刻的资料。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向同行前辈们请教,将自己对作品的感性认知和理论知识相融合,专注地打磨着每一件作品,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2016年他在同济大学参加由原文化部、教育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班”培训,创作的《和谐》被同济大学博物馆收藏,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赏识,收为爱徒,艺术水平上新台阶。

  夏西林说:“一个艺术家,仅继承传统工艺的手法和准则,没有创新、循规蹈矩,那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他认识到: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标准逐步改变,竹木雕刻作为传统文化工艺不再是简单的复古,不能封闭排外,而是需要积极继承、推陈出新。传统竹木雕手工艺品的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时代的印记,代表着作者创作时的内心世界。传统艺术,如何传承发展,开拓创新?他认为,需要改变观念,开阔思,让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相融合,传承的不仅仅是一门手艺、一项技术,更重要的是继承积极思想,匠心坚守。

  他2016年9月创作出《知秋》和《春之韵》两件作品,在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展出得到原文化部项兆伦副部长好评。

  在创作中,不拘一格,跨界选材,成为夏西林对传统竹木雕刻创作的一个新的突破。他变废为宝,用旧门板作为素材,利用其清晰风化纹和木质本身渐变的色彩,巧妙创作出了《出污而不染》,该作品在2018年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并荣获“金雕手”称号。

  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摸索,不忘初心、励志前行,转眼间,夏西林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年青人跨入了不惑之年,经过20多年的和积累,他从一名默默无闻的爱好者成为了一名竹木雕刻的艺术家。2017年10月荣获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8年11月16日又荣获海南省教育厅颁发“匠心之师”荣誉称号。为深入实施“十三五”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传统工艺融入学校,展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夏西林于2018年11月被海口经济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文章来源于850游戏博贝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