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的68种姿态(组图)

※发布时间:2019-3-15 7:23:2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上世纪中叶,乐清几乎家家户户的廊下都摆放着结实宽大的桌子,那是黄杨木雕的工作台。台面上排列有序的大大小小的扁凿、方凿和不同弧度的弧形凿,被锯成长短、粗细不一的黄杨木料,在一双双勤劳灵巧的手中,在一声声抑扬顿挫的敲打中,渐渐成型为人物、瑞兽、花鸟、虫鱼……

  在柳市镇象阳片、黄华片以及翁垟地团等地聚集着许多工艺美术的从业者,涉及黄杨木雕、象牙雕、细纹刻纸等领域。

  近年来,柳市镇象南社区后横村在乐清市及柳市镇的大力支持下,开展“艺雕小镇”建设,将散居在象阳片、附近镇街、温州乃至全省各处的工艺美术大师集中起来,形成集工艺美术产品生产、精品展示、旅游纪念品销售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平台。

  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黄平最近将工作室开到了“艺雕小镇”。“将我们的木雕产业集聚起来,是每一名从业者所盼望的。同行集中在这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产业优势。”黄平说。这次,黄平也是68名技能大赛的参赛者之一。

  一棵老树、一段木材、一截粗坯,要经过多少道工序,才能变成一件古朴而文雅、精致又圆润的工艺品?“王统防雷杯”温州市首届木雕技能大赛记录了木雕手工艺者“化为神奇”的全过程。

  柳市镇十六小操场上的一排棚房,是这次大赛主办方专门为大赛搭建的比赛场地。在这里,68名温州各地的工艺美术从业者从构思草图到塑制泥稿,从选用木料到操作粗坯……相继完成镂雕实坯、精心修细、擦砂磨光、细刻发纹、打蜡上光等工序,直至完成一件作品。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选手选用黄杨木进行雕刻,也有部分选手采用樟木、椴木、崖柏、红木、阴沉木等木材。

  原籍洞头鹿西的王安义常居七里港。这次,他完成了名为《茶道》的作品。《茶道》造型较为复杂,枯木似的底座,摆放着5只形状略有不同的茶杯,中间搁着一只形状高挑的茶壶。

  “我在制作木雕之前,会先构思自己想做什么,确定主题后,再挑选形似茶壶的木头,尽量让造型浑然天成。”王安义说,“另外,底座部分用的不是黄杨木,而是我专门在七里港码头寻找到的废旧船只的舢板。这样能够给作品增加自然的气息。”记者观察到,王安义的作品除了整体造型较为复杂之外,还在细微之处见真意,茶壶、茶杯上雕刻有松鼠、梅花等图案,寓意吉祥。

  来自乐成街道的项松云怀抱着一段木材正在细刻,从远处看去,难以看清其刻画主题。上前细看,只见他正在雕琢人物的脸庞。人物眯着眼、咧着嘴,憨态十足。“这是济公。”经项松云提醒,记者恍然大悟,这潇洒劲儿,可不就是济公!项松云说:“我这是根雕。与传统的圆雕不同,根雕取树木根系一段树桩,根据其造型构思主题。根雕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更能表现木材本身的美态。”

  来自翁垟地团的叶高华的作品相较其他人的作品体积较大,高约75厘米,长约60厘米,宽约24厘米。

  “我用的是红木,而不是黄杨木。俗话说,‘千年黄杨不成拍’。黄杨树很难长大,一般四五十年后才能用于雕刻。这种木材的直径大部分很小,所以传统的黄杨木雕都是雕刻一些小型人物,供案头欣赏。”叶高华解释,“红木材料较大,可以雕刻一些较大型的作品。”

  “怎样使黄杨木雕更能体现时代,出现更多具有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这是柳市镇工艺美术大师郑放鸣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郑放鸣此次参赛要完成的作品叫作《》。

  说起,可以联想到古代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可联系到现代探索时空的大事。郑放鸣抱着这样的想法,将古代与现代结合起来。

  “我的主人公不是古代人,而是现代的女性宇航员。”郑放鸣说,“借用古代的女性形象,象征现代的时代,寓意古今同源,雕琢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

  鲍村欲情史松平正在雕刻精致小件《弘一》。“我在‘艺雕小镇’开工作室,她通常会与我一起完成一件木雕作品。这回是她从艺二十余年第一次系统地制作木雕。所以这次比赛对她意义非凡。”鲍松平的丈夫郑方杨说。

  来自乐清市区的张燕萍正在制作根雕《美丽的》。作品整体架构较大,由两部分组成,底座刻满文字,竖立着女性人物,人物以树木纹理来表现,脸庞则精致温和。在张燕萍的作品中,可轻易感受到“巾帼不让须眉”的大气与远见。

  8月25-29日,“王统防雷杯”温州市首届木雕技能大赛在柳市镇象南社区后横村“艺雕小镇”举行。

  大赛由乐清市人民、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温州市总工会主办,温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乐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二轻工业总公司、柳市镇人民承办。来自乐清、永嘉、鹿城、瓯海、瑞安、文成、苍南共68名选手参赛。

  张岩川是本次比赛唯一的“40后”,今年67岁,从事黄杨木雕行业已有50年。“在我的青少年时期,乐清的工艺美术氛围正浓厚。我从小耳濡目染,一辈子就只会做这一件事。”张岩川说。

  郑建华是柳市镇后横村人,今年61岁,从事黄杨木雕行业已有42年。“以前的木雕不是艺术,就是生活。我们村的人就算不会做这个,也能讲得头头是道。”郑建华说,“几十年来,柳市工业经济发达,大家都去经商,木雕被搁下了。现在要好好,把它当作艺术来供养。”

  张会明是江西瑞金人,今年29岁,2006年毕业后来到了翁垟地团学习黄杨木雕,这一做就是10年。作为一个“80后”,张会明热爱工艺美术,愿意继续为黄杨木雕的传承发光发热。

  比赛之时,高公博、虞定良、虞金顺、王笃芳、叶萌春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前来观赛。“参赛者有老有少,从中也可窥见温州工艺美术产业的活力。”高公博说。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