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龙窑复烧 三位大师重炼陶艺品

※发布时间:2015-6-8 17:06:4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真正的创新是能够回归传统,掌握传统的工艺,才能够找到创新的可能性。

  —唐家民

  历经近一年时间的大修后,位于南风古灶的两条龙窑于今年8月正式复烧。三名经常在一起闲聊的陶艺人在这次龙窑复烧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用古老配方调釉经过龙窑的淬炼,重新烧制传统的陶艺品。2014年即将过去,他们的实验也在历经多次之后距离目标越来越近。

  龙窑一出,谁与争锋

  熟悉陶艺的人都知道,佛山石湾有两条500年薪火没间断过的窑—南风古灶和高灶,两者依一定的坡度而建,斜卧似龙,又被当地人称为“龙窑”,这两条龙窑都是全国重点文物单位。而南风古灶又以世界上年代最久远、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柴烧龙窑,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

  南风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窑体总长34 .4米。内结构形似隧道,以砂砖砌成,顶部呈圆形卷顶。高灶位于南风古灶西面,窑体总长32 .16米,窑头烧柴的地方像旧时家里烧柴做饭的灶头一般,而且陶工都是靠龙窑养家活口,当地人都觉得龙窑就像家里的“灶”一般重要。

  这两条龙窑由于长年煅烧,出现了耐火砖融蚀、剥离以及窑腔变形的状况。2013年,龙窑启动了大修。石湾唯一以修龙窑为职业的家族—蒙氏家族第七代传人蒙文德被聘为“总指导”。

  据蒙文德介绍,龙窑的修缮与建桥类似,因为窑背拱下没有任何承托,但要凌空连接相隔约两三米的两堵内窑墙,需要先在两堵内窑墙间砌一堵墙,再在这堵墙上弯弯地贴一排斧头砖,连接两堵内窑墙。斧头砖一层一层地贴过来,才能慢慢形成窑背拱。贴的时候,现场没有任何工具,完全靠判断和经验,所以难度较大。

  而在修缮窑背之前,先要把内窑墙和窑背拱全部拆掉。但外窑墙及旁边的红砂岩、夯土要保留,那是明朝留下的古迹。拆掉窑墙和窑背之后,工人们需要为龙窑重新开线、定位。定好位后,就要组织工人砌砖。

  历经一年多时间,龙窑终于大修完毕,今年8月正式复烧。

  新龙窑创想:重烧陶艺品

  民清时期,围绕着龙窑,石湾有着不同的行业,比如专门烧窑的窑工、专门制作陶艺的艺人、专门生产陶泥的作坊,公私合营之后,这些被合并进了一家家陶瓷厂,每家陶瓷厂被指定生产某种产品。南风古灶和高灶所属的石湾日用陶瓷三厂被指定生产日用品,于是长期以来,两条龙窑只烧日用品,比如盆盆罐罐。几十年后坊间曾一度流传:除了日用品,龙窑不能烧其他东西了。

  今年60岁的陈钊此前系石湾日用陶瓷三厂厂长,管理南风古灶和高灶。后来由于改制,南风古灶和高灶归入1506创意园,陈钊退休后2008年又被1506创意园返聘回来当厂长。高州人黄志强从1983年开始接触陶艺,当时他负责石湾一小的校办陶艺厂,在陶艺厂干了13年,1996年学校搬迁停止了陶艺工作,2009年正式退休。高级工艺美术师唐家民在南风古灶附近开了自己的一个制作各种陶艺品工作室—唐家窑。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唐家窑工作室,这三个人因为“石湾一小”而相识:唐家民毕业于一小、陈钊的儿子在一小读书,而黄志强在一小工作。

  随后三人经常聚在唐家窑闲聊,龙窑大修完毕,唐家民不相信龙窑只能烧日用品,他突发奇想,能否让龙窑烧制工艺品?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近几十年来由于汽窑和电窑的兴起,将产品损耗率低至0,几乎没有人再使用不可控的龙窑来烧制陶制工艺品。虽然龙窑烧出来的作品既不像景德镇瓷器那样洁白,也不像德化窑瓷器那么致密,可是色泽比起汽窑和电窑烧制的更深沉,有火的痕迹,另外由于过程的不可控性,作品出来之后是独一无二的,根本不可能“山寨”。从经济效益角度考量,以石湾茶杯为例,汽窑和电窑烧制的价格一般是20元,但如果是龙窑烧制,价格可飙升十倍。而且唐家民认为,真正的创新是能够回归传统,掌握传统的工艺,才能够找到创新的可能性。

  对于唐的提议,陈钊立即表示赞成。因为大修之后的龙窑按照每月至少要烧一次(长时间不烧不利于龙窑的保存),而且1506创意园的玩陶厅每月也有作品需要烧制,试一下陶艺品也无妨,而且可以让新入行的窑工熟悉龙窑以及掌握火候。

  致命火候下幸存作品无几

  刚开始试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高灶全长38米,不仅窑头和窑尾的温度不一样,就是同一窑口中间和两侧的温度都不一样,烧惯了盆盆罐罐的窑工们刚开始并不能掌握好火候。

  陈钊说,汽窑、电窑可以固定在一个温度来烧,但龙窑的温度完全靠经验,当看到火从红色转蓝色时,那么火就过了;如果看到火从红色转青色,这时候温度就高了,一般产品在这种温度下会起泡;而火从红到发白,才意味着刚刚好。而且龙窑内的温度比汽窑、电窑高,这也导致对陶泥的要求不一样。龙窑烧制的陶泥中含硅的成分要比汽窑、电窑烧制要求高。

  第一次试验品是2000只杯子,这些杯子被放在窑内不同的里。烧窑的那天,陈钊有事没在现场,5名窑工按照自己的经验让窑洞加火,由于龙窑历经封存以及大修,窑工们长时间没有协调,加上还有3名新窑工,手忙脚乱把这次窑烧完了。

  2000只杯子出来,1996只被烧坏,只有4只幸存。这让接下来陈钊不得不亲自督战。

  陈钊介绍说,龙窑由于温度不可控,完全靠经验,而且由于时间长,窑工非常辛苦,比如要12个小时不间断放柴火,窑工们根本没法休息。

  重寻古老配方调釉

  干了13年陶艺的黄志强对釉非常有研究,“作品上的釉在不同的窑内也有要求,目前市面上购买的化工釉耐不起龙窑高温烧制,如果在龙窑上烧制,很可能釉色发黑或者直接被高温蒸发了,这就是为什么要去寻找古老的配方来调制釉的原因。”

  这次他亲自上阵,负责调釉,配釉原料有七种,分别是长石、石英、方解石、烧滑石、氧化锌、黑泥和水白。石湾传统的釉中,水白是用灰和塘泥制成,最好的灰是桑枝灰、其次是草木灰和禾杆灰。“釉色要调好,还需要添加不同的色,比如加氧化铜就是绿色,加氧化钴就是蓝色。”“我们在广西要了两亩地的桑椹枝,结果只烧了5公斤的灰。”唐家民补充说。

  尽管如此,黄志强还是使用龙窑,龙窑烧制的坤红以及冬瓜青两种颜色是其他窑无法烧成的,“汽窑、电窑烧出来的坤红颜色太艳了,没有厚重感,而烧出来的冬瓜青则达不到这种通透的感觉”,但如果温度过高,釉会蒸发掉;如果温度不够,釉烧不出来。另外温度过高也会导致陶泥起泡。每一次烧窑,黄志强都会往里面放十个釉版,开窑时看看烧出来的颜色如何,看看温度过了会怎么样?温度达不到又会怎么样?

  而唐家民不停地贡献自己的陶艺作品去试验,他的一尊手持拐杖的寿星公放进去时拐杖是直的,开窑的时候拐杖是弯的,唐家民满不在乎,“烧坏了没关系,还有大把作品”。

  大功告成有待损耗率再降

  在唐家窑工作室,摆放着各种被烧坏的作品,其中一尊寿星的坤红色被烧成了黑色,表面还能看到一粒粒的沙。黄志强排除了创作时胚体不够滑和龙窑温度高的原因,“这次应该是陶泥的问题,这次陶泥应该是练泥机练出来的,这种陶泥泥质比较粗,不够均匀,在烧制过程中可能会漏出沙来。

  工艺美术师何洁梅有一尊作品在龙窑的烧制过程中背面和正面不一致,背面坤红特别滑,但正面的坤红却发黑。何洁梅认为,应该是在装窑的过程中,正面靠近墙体,氧化不足造成。

  “作品放的不一样,火大火小有所不同,烧出来肯定有区别。”陈钊说,装窑的师傅首先要问清楚不同作品用的料,比如是他们自己的陶泥制作的产品,可以放在前面,如果是外面购买的陶土制成的作品,一般只能放在六口以外,而且在投放柴火时也要注意,不然火大的话,泥受不了。

  11月28日,试验继续。唐家民多件作品被窑工搬了进去,当天,还有何洁梅等工艺大师的作品以及龙窑此前常烧的大盆。

  两天之后,开窑了。大盆先被拖了出来,工艺作品并没有搬出来。陈钊认为,窑内温度太高,作品搬出来很可能因为温差而破裂。

  再等了一天,唐家民的作品—礼佛出窑了,烧制的坤红的厚重感让唐家民爱不释手。“成功了,这作品自己收藏,不卖”,唐家民高兴地说。

  这一天,陈钊也格外地高兴,损耗率终于从99%多降到了40%,他觉得只要把火候再摸一下,损耗再降下来,龙窑就可以正式烧制工艺品了。

  采写:南都记者黄文冠 摄影:南都记者陈志刚

  作者:陈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