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拼出“金元宝”--他成了我国山核桃工艺品创始人

※发布时间:2023-3-18 15:58:31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他有一个“绝活”:生长在大、小兴安岭的丑陋核桃,在他粗糙的大手鼓捣下,变成了花瓶、笔筒、围棋盒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宝贝”。

  45岁的刘学国,说这番话时一点也没有“牛”的底气;走的姿势,也没有“核桃大师”的架子;做事儿,也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气。

  从小就爱动的刘学国,与美术书法有缘。无拘无束的乱涂乱画,给他插上了在美术王国里翱翔的翅膀。

  他成了胶合板厂和区里的“业余书画家”,厂里的板报、,他包了;学校的画廊设计、班级里的墙报,均留下了他的“杰作”。

  他对时间的“浪费”,终于引起了妻子的抱怨:“别人学技术挣钱,你这么瞎鼓捣既费钱又费力图个啥?你就不会用你的特长,做点什么咱也挣点钱!”

  辞职信“甩”给了厂领导。就在他们“丈二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他的美术服务部开张了。写牌匾、画风景画、刷家俱,一天造得跟猴似的。可数着“嘎嘎”响的大白边,夫妻俩的笑脸犹如朝霞般灿烂。

  不服输的他,又改行做根雕、木拼画、挤字画等。但因原材料很难找到、产品技术含量低、没有特色,导致销不畅,他的创业之陷入了困境。

  坐在闷热的屋子里,小俩口开始总结创业失败的原因,寻找二次创业的方向。“媳妇,商店里卖的工艺品虽然富丽华贵,但缺少古朴典雅、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咱闯一闯工艺美术市场……”

  他拿着外壳虽然凹凸不平,粗俗不雅,可是切开后发现,核体内纹理自然而美丽,用钢锯纵横切割核体,反复拼对花纹,终于发现了最佳的拼花图案。

  无数个不眠之夜,他从睡梦中爬起,挑灯设计机器、产品图案。上百张的图纸,上百次的实验,虽然双眼布满了血丝,双手磨起了血泡,但望着略显雅嫩和粗糙的“宝贝”,他的心里乐开了花。

  由于没熟人,不知道办理专利的程序,他只好在郊区租一个3平方米且四面透风的小棚子暂住下来。白天,四处打听申请专利的机关和申请程序,脚磨起了血泡。晚上,回到小棚子里,到了后半夜,冻醒了的他望着屋顶,泪水快冻成“冰棍”了。

  一天,在一个饭店里,他偶遇来自到京申请脚踏气筒专利的王先生。当王先生看过他的样品后,答应无偿帮助办理专利申请。

  他用粗糙的大手生产的核桃“宝贝”,开始给他露脸了,两次赴京参加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均获金。1997年,他的产品在澳门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首届爱因斯坦新发明、新技术(产品)博览会暨国际荣誉评会中荣获国际金。、澳门特别行政区回归时,“紫荆回归”“白莲归春”两对山核桃大花瓶,被省委、省代表全省人民馈赠给两个特别行政区。1999年4月,他带着新研制开发的两对山核桃大花瓶,参加第七届中国专利技术暨专利产品博览会,再次获得金,两对大花瓶被五星级“郡王府”饭店,以10万的价格购买收藏;2004年,他被市委、市授予十佳创业明星称号。

  2001年2月24日,这是他终生难忘的日子。他发明的山核桃粘积造型工艺品及其制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权。

  在县委、县和有关部门领导们的帮助下,2003年他执掌“帅印”的百创山核桃工艺品厂诞生了:年销售额达到50多万元,年上缴税金10多万元,安置50名职工再就业。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