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第一批青海省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全省111家文化企业、合作社、非遗工坊入选。在青海,各地手工艺人创新开创“手工艺品+生产车间+扶贫”的模式,这些处处体现青海元素的手工艺品成为游客青睐的青海礼物的同时,更是让民族工艺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4月13日,循着湟中鲁沙尔镇昂藏村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记者走进青海海源民族工艺品加工厂。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几名年轻人正忙着手中的活儿,有的在绘图,有的在雕花,有的在敲打。
几把锤子,几十支錾子,在一錾一刻间,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制品制成。民间艺人和传承人打造的银铜器也各有特色,银碗、铜碗、银筷、手镯、民族用品等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泰国、法国、印度、尼泊尔等国家。
近年来,随着湟中银铜器制作加工技艺的不断提升,昔日小作坊大产业。记者了解到,湟中银铜器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在当地特色文化产业总产值中占三分之一以上。
目前湟中已成为西北最大的银铜器生产,拥有成熟生产线的企业有数十家,从事银铜器行业的家庭作坊达到二百余家,从事银铜器制作的手工艺人有上千人,一名工匠的年纯收入也在三万元上下,当地不少群众靠加工银铜器了致富。
如今,直播、开网店等方式也给湟中银铜器销售模式和带来了新的变化。“今天我们要做的手工艺品是木包银碗,银碗上会錾刻寓意不同的吉祥图案……”4月13日10时,手工艺人王生福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直播工作。
没多久,观看直播的人数就有上百人。王生福说,做直播是希望更多人能了解青海手工艺,也有不少人通过直播间订货。
毕业后回乡创业的90后杨敏就开了一家网店,专门帮助匠人们在网上销售工艺品。在旅游旺季时,他的店曾经创下了一天卖出去100多件商品的纪录,通过网络销售和带货,推动湟中百年银铜器技艺更广阔的市场。
到青海旅游,除了感受自然山水、人文风情外,兴许还能收获一些精巧别致的手工艺品。面对青绣、石艺画、唐卡等多达上百个种类的手工艺制品,游客们惊叹青海文化底蕴深厚、当地民间艺灵手巧之余,总忍不住挑几样带回家。
牦牛在雪地中奔跑,藏羚羊在草原觅食……在马金福河湟文化产业公司展厅内,玻璃画、指掌画、绒毛画、烙画、石头画、墨玉画等手绘工艺制品向观众展示着青海的自然风光和民间文化,在展出的大部分作品中,都以青海山水风光为主,还有一些高原独有的藏牦牛和藏羚羊等动物。
马金福是西宁市玻璃画非遗传承人,他创办的河湟文化产业公司主动为残疾人、贫困户提供免费技术培训和就业岗位。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吸纳12名专业绣娘和50户贫困户长期从事青绣手工技艺,绣娘们足不出户,靠着精湛的指尖技艺稳定增收,做到了技艺传承与赚钱养家两不误。
近年来,马金福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进玻璃画,让更多带有青海元素的作品以文化旅游特色商品的形式走进游客的视野,这些产品不仅体现着青海浓郁的地方特色,更处处体现青海民族文化元素,来自各地的订单不断增加。
为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马金福还在西宁、祁连等地举办了皮画、烙画培训班,传承传统文化与技艺的同时,让农牧民掌握了手工制作工艺品的新技能。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我省启动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评选命名工作,充分发挥民族手工艺企业、农村合作社、非遗工坊、个体经营户、家庭作坊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大技艺培训,加强创意研发,创造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多渠道助力全省脱贫攻坚。
此次入选的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通过用工带动发展的方式,直接解决当地群众就业6800人,实现贫困人口年均增收1.2万元,有效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和脱贫。
扶贫从种类上涵盖全省民族手工艺行业青绣、唐卡、金银铜器、雕刻雕塑(玉雕、木雕、石雕、砖雕、盐雕、泥塑等)、藏毯、民族服饰、牛羊毛手工编织、陶艺、藏香、创意产品、藏刀、弓箭、民族乐器、藏饰品等14个种类,分布在我省文化产业的多个方面,它们依托当地文化资源优势,面向市场,开发产业项目,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推动产业扶贫。
为加快特色民族手工艺行业扶贫步伐,以点带面,推动民族手工艺行业贫困人口有效脱贫,省文化和旅游厅拟安排文旅产业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扶贫发展壮大,并在2020年年底前共建成180家以上的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作者:吴梦婷)做梦梦见掉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