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古(西大考古)pdf

※发布时间:2019-11-19 9:24:0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新石器时古西北大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 新石器时古第一章、 综合理论研究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及其研究目标 一、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 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工具制作技术的发展,出现一定数量的复合工具。人类更多地活动于河 流、胡泊附近的阶地平原上,便于获得水及食物,出现营地、聚落遗址;上述特点必然导致 新的技术需求的出现,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解决“住”的问题成为首要。居住方式由天然 洞穴变为人工建造之聚落。居住方式的改变是两个时代之间过渡的关键,木加工技术必然发 展,促使石器制作技术发展,磨制石器得以出现、发展,带动了一系列文化因素的进步。 二、关于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 19世纪后半期,通过对后进民族生活方式的研究,以生产方式及文化进步程度为标准, 划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尼尔森划分:狩猎采集——游牧——农耕——文明,第 一次将农耕作为人类进入文明前一个时代的重要特征。摩尔根“三期说”的时代第 一期始于陶器制造,其标志是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1926,布基《我们的祖先》, 提出新石器时代四大特征:农耕、家畜饲养、制陶术和磨光石器。 ,标志人类居住方式的根本改变。聚落。为人类提供了积累长期经验的基础。 三、关于新石器时代的起始标志。 磨制石器说。磨制石器是人们最早认识的基本特征。持此观点之学者是从马克思主义 观点出发,认为,陶器与磨制石器相比,在新石器时代诸特征中,在显示决定性意义方 面,居第二位,与生产过程往往无直接关系;农耕仅仅是一种区别于采集经济形态的生 产方式,尽管其意义重要,但在不同地理下,由采集经济到农耕的转变方式不尽相 同,甚至有些地区长期没有农业。 陶器说。主要流行于前苏联考古学界。在19 世纪中期,的伊诺斯特兰采夫根据拉 多加附近的发掘结果,对磨制石器说提出。20 世纪以后,中亚及西伯利亚发现许多 出土陶器遗址,共存石器绝大多数为打制石器,极少数为局部磨制石器,但其时间、特 征都明显区别于旧石器时代遗存。有人提出将新石器时代改称为陶器时代。陶器的时代 特征明显,物质形态改变,便于年代测定,但并不能替代磨制石器说。 农业说。1935,英国的柴尔德具体指出:食物的生产,特贝是谷物有意识的耕种和动 物驯化、饲养以及选择是一种经济,是人类历史上自从学会用活以来最伟大的事件。 他还提出“新石器时代”这一概念,表示人类由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转变的性 变化。农业出现,极大出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此说为越来越多的考古学家所接受。 但要判断一个古文化遗址是否存在农业并非易事,必须找到,最易找到的就是生产 工具,但工具的功能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所以用工具判断并不可靠;农业最初并无专 门化工具。学者认为农业发生需要两方面:其一为永久性住房;其二为必须发 现有农作物的种子及农作物野生祖本的种子。 总结:以某一种因素为标志,总是不全面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内容和文化的进程不是完全 符合的。 四、主要研究目标。 总体目标,即最高研究目标: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时空 框架:年代学的研究,建立时间体系。 文化发展规律:普遍性规律,特殊性规律。 石器居住。氏族——

  国家,涉及文明起源问题。 人地关系。 第二节、 考古学文化 新石器时古 西北大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 连续性、阶段性、进步性、不可逆性。考古学文化的特点:突出反映地域性特征,民族性并不明显。 第三节、 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期与分区。 一、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 探讨阶段。20 世纪20 年代~70 年代初。 70 年代后期,安特生将甘青地区远古文化 分为六期,并划分为两个阶段,一位新石器时代末期及新石器时代与铜器时代的过渡期, 即:齐家期——仰韶期——马厂期,二阶段为紫铜时代与青铜时代初期,即:辛店期— —寺洼期——沙井期;参照了世界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状况而作出的认识,由 此,开始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分期的探讨,安特生此说直至 50、60 年代都无重大改变。 后于陕西沙苑及河南许昌灵井发现细石器。遂有“中石器时代”之说,至 70 年代初仍 在探讨。 初步分期。70 年代中期~80 年代中期。 70 年代中期,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 岗,发现并确立了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使人们对仰韶文化以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有 了更多地认识。 李家村、老关台等文化被明显视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中国新石器 时代开始划分为早、晚两期。 80 年代初,对已发现遗存综合研究,概括出“龙山时代”, 大致相当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 基本确立阶段。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开始。 严文明《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对 新石器时代重新划分,将狭义的“新石器时代”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前7500~ 前6000;中:前6000~前5000;晚:前5000~前3500。铜石并用时代划分为两期:早: 前3500~前2600;晚:前2600~前2000。进入90 年代后,严文明《略论中国文明的起 源》,调整对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绝对年代范畴的认识:早:前10000~前7000;中:前 7000~前5000。 二、新石器文化的分区 分区思想的萌芽阶段。最初,考古发掘局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地区,对文化的多 样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多。安特生认为仰韶还分布于西北的甘青地区。无分区之概念,试 图在中国建立统一的编年标识。30 年代,开始注意分区问题,梁思永《远东考古学上若 干问题》,将远东新石器划分为三群:北方群、南方印度支那群、外围的朝鲜、日本群。 北方群:中国、蒙古、满洲。注意到西南、内地的一些差异,北方高原和黄河流域的差 异。30 年代末,梁氏提出将所谓“龙山文化”划分为山东沿海区、豫北区、杭州湾区, 注意到这些地区的文化差异。 分区思想的初步发展。20 世纪50 年代后发展。 不同考古学文化的确立,本身即是 一种分区,反映区域性文化特点。文化复杂性和多样性日渐显著。70 年代,分为四个大 的区域系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北方沙漠草原地区,每一区域下又可划 分出若干相对较小的区域。 区系类型说的确立与发展。70年代末至80 年代初形成。有许多重要发现,有了进一步 认识。 开始认真、系统的考虑分期。 苏秉琦提出区系类型论的概念,区:文化的空间 分布范围;系:文化的发展演变序列;类型:考古学文化的分枝或地方性变体。 分了六大区,每区下若干小区。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系统疏理 研究,分三个经济文化区;旱作农业区、稻作农业区、采集狩猎区,以中原为中心的重 瓣花朵式区域文化结构特点。 三、分期分区的研究意义。 对若干考古学文化可进行纵、横向的研究,认识新石器时代文 化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分期:新石器时代文化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和历程,探 讨各文化间的关系,相互的继承、交流、发展情况。 分区;促进各区域文化及其发展 演变关系的研究,每一区域文化都能得到重视,不仅明确各区域文化在中国史前文化发 新石器时古 西北大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 展过程中的地位,而且突破了传统上仅仅把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摇篮的局限性认识,使人们更客观的理解史前文化。 四、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特点: 农业经济文化基础相当广泛,形成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文化发展特点。第二章、 史前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理论探索 一、起源原因。 文化自然进化说: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经验积累以及对植物栽培和动物驯化方法的逐步掌握的自然结果。 二、农业起源的地点和时间 1935,苏联,瓦维洛夫提出农作物变异分布理论,认为农业起源地有8 个:东亚、印度、 中亚、西南亚、地中海区域、东非、中美洲、南美安第斯山区;东亚(主要是中国)为第一 起源中心,作类非常丰富,达136 种,占总数的20%多。 20 世纪中期,在西亚发现 最早农业遗存,此地区被认为世界农业文化发展的摇篮,农业起源一元扩散论较流行。 70 年代后,发现人类在中美洲、南美洲、北非、北欧、东亚、东南亚、南亚从事农业的时间远 比人们所想象得早,且这些地区农作物品种差异很大,多元论重又兴起,各地区是相对 的起源中心。 条件:须发现较早的可作为栽培种的遗存;位于作物野生祖本的分布范围 之内。 :农业和制陶业不一定同时出现,西亚农业在陶器之前出现;农业出现之前 曾大量采集野生大麦、小麦,并出现长久性的居住建筑。 中美洲特瓦坎遗址:与西亚不 同,以玉米为代表的农业系统,陶器是公元前2300 年左右从外部输入的,此处为玉米野生 祖本分部地。 据目前发现,农业起源最早时间应为公元前10000 年前后,中心应为:中美 洲、西亚、中亚、东亚。 第二节、 中国史前农业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中国农业起源问题的研究。黄河、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较早阶段农业遗存的发现, 为农业起源提供可靠,农业起源成为 70 年代以来中国史前考古学主要研究课题之 50年代,尤其是70 年代后,发现大量时代较早且不同于西亚、南亚等地的农业 遗存,本土说兴盛并得到承认。 山地农业——

  低地农业的发展过程。发生地点不同 于发展后的地区分布。起源地点也可以是平原,人类狩猎、采集以可以涉及平原地带。 关于中国粟作农业的起源。粟是中国北方早期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北方新石器 时代遗址中极普遍。三代时仍占主导地位,“”是国家的代名词。 旧其他遗 存无粟,欧洲最早的粟为公元前3000 年前,中国为粟最主要栽培区,当为粟之起源。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亚洲稻”、“非洲稻”,亚洲稻的意义远大于非洲稻。亚 新石器时古 西北大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 洲稻:籼亚种、粳亚种,籼为基本型,粳为变异型,二者属同一祖先。70 年代后, 起源重点放在长江流域,认为长江流域亦为中华民族起源地之一。 起源观点:1、 云贵高原说:主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野生稻资源来论证。2、华南 说:主要着眼于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野生稻资源论证。3、长江中下游说:主要根据考 古发现和古文献记载论证,考古发现对此说支持较多。 第三节、 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一、历程:分四个阶段,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分期。 发韧期(公元前10000 年~公元前 7000 年):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遗存的发现。农业在 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 确立期。农业获得长足发展。稻作农业有发现。北方粟作农业已相当发达。农业经济已起到主导性作用。 发展期:以河姆渡为代表,以发掘400平方米,发现大量稻谷、稻叶遗存,最厚处达70~80 厘米,换算为新鲜稻米约为 12 万千克。江苏草鞋山遗址,水田遗迹两片,有水渠,也 有稻遗迹。南方仍用撒播技术。仰韶,食物中粟已占50%左右,农业成为社会经济的决 定性部门。丝绸出现,如浙江钱山漾遗址、庙底沟遗址、河南荥阳青台遗址。 鼎盛期:公元前3000~前2000年,约相当于龙山时代。种类增多。水井发现普遍,人类 已掌握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技术。农业种植区域范围扩大,人们可以向远离地表水 资源的纵深地带发展。北方水井主要用于生活用水和一部分生产用水。陶寺遗址,食物 中粟类占70%左右。六畜中除马尚不能确定外,其余都已养殖。 二、特点。 稻作农业和粟作农业基本属于两个不同的经济文化系统,不仅拥有各自的起源地,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发展过程和道。 稻作和粟作两个经济文化区相互毗邻,不可避免的相互交流、影响,且越来越明显。稻作农业在北方扩大至黄河南岸、仰韶、山东半岛、关部等地。 农业经济文化区涉及范围非常广大,为史前农业文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形成了以黄河、长江流域农业经济文化为主导的格局和特点。适应性强,无法 对农业文化造成性打击,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打下良好基础。 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奠定了可靠与坚定的基础并形成基本特点。第三章、 房屋建筑与聚落考古 第一节、 聚落与聚落考古学 一、关于聚落的含义。 聚落:一般指人们聚居的地方或村落,即可以是规模较小的在空间 范围上相对的人类集团居住场所,也可指规格较高且防御性较好的城邑。 考古学不仅 研究历史时期聚落,同时也研究史前聚落。 史前聚落形式是史前遗址,但遗址不等同于 聚落。 广义聚落包括村落和城市;狭义聚落指一般村落。 强调人为地表形 文景观的特点。 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不包括在聚落之内,但可以纳入聚落起源和形成过 程之中。 二、聚落的构成要素。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因素基础上,人类由于生产和生活需要所建的 各种设施,才应是构成聚落的核心要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并越来越复 杂。史前考古学,聚落核心要素,一般包括各种类型房屋建筑、防卫设施、经济设施、墓地。 核心区域为居住区,由各种房屋建筑构成。 新石器时代聚落往往有统一安排的防卫设施, 如壕沟、哨所、城墙、栅栏。 经济设施多为窖穴、圈栏等。 聚落通常有固定的公共墓地, 位于居住区外围,成片或分区,中期以后,墓地离居住区越来越远。 居住区周围还应由生 产区,多为制陶区,多在靠近水源的一侧。 农田很难保存下来,除非是突然的埋藏,且埋 新石器时古 西北大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 藏厚度深。三、聚落遗址的界定。 有一些古文化遗址,原本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聚落遗址。即便是一 般意义上的古文化遗址,也不一定等同于聚落遗址。 古文化遗址包含的古文化遗迹延续时 间可能很长,包括了若干不同时期遗址,此时便不等同于聚落遗址,可能是由若干聚落遗址 共同构成的。 只包括一个时期的文化遗存的古文化遗址,才被称为聚落遗址。 界定, 建立在古文化遗址分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特征的比较研究,进一步确认该文化遗址不 同时期存在时间方面的关系。 区域的界定,包括生产区,在排除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 可参考同时期聚落遗址的分布密度来确定。同时期两个聚落遗址间的中间距离,可能就是他 们各自活动的最大区域范围,一般不超过5 公里,步行1 小时以内。 三、聚落考古学及其研究内容。 聚落考古学。也被称为聚落形态研究或空间分析。 张光直:“在社会关系的 框架之内做考古资料的研究。” ()炊格尔:“用考古的材料对社会关系 的研究。”——

  应当更准确。 研究内容和条件。内容:1、单个聚落形态及其内容结构研究。包括房屋建筑分 类及结构功能考察,房屋建筑的空间组合关系,聚落的总体布局考察。2、聚落分 布和聚落相互关系的研究。聚落的规模、内涵特征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中心聚落与 聚落群的空间分布特征。3、聚落形态历史演变的研究。不同时期各类聚落形态的 演变,不同时期聚落分化的复杂程度,聚落群的发生、发展演变情况。4、人地关 系,聚落与自然的关系。 条件:可靠的时空坐标作为基础;解剖若干聚落 遗址;树立聚落考古研究的思想,认识到聚落形态与经济文化、社会组织结构以及 自然的关系,逐渐实现由器物本位到聚落本位的研究思想。 第二节、 房屋建筑分类和意义 一、平面形状分类。 圆形房屋。包括呈圆形、椭圆形、近圆形。绝大部分为小型房屋建筑,早期较普遍, 中期后减少,方形增加,个别地区圆形延续时间较长。 方形房屋。包括平面呈方形、长方形、园角方形。多为小型房屋,少量为大、中型。 最早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数量有所增加,比率提高,逐渐成为占主 导地位的建筑形式。 二、建造形式分类。 由地面垂直下挖,成竖向土坑,利用坑壁作为房屋的部分或全部墙壁,艺术之、树干、叶、草等搭成屋顶,平面有圆形或方形。分深、浅穴式。钱穴式亦称之为“半 地穴式”。深度超过1.5 米,称之为深穴式。 利用断崖或先在斜坡上挖出垂直断面,横向挖掘成与地面平行的洞穴。最早发现为仰韶晚期。 地面式。从地面上筑基、立柱、起墙、盖顶的土木结合的建筑形式,亦有少量石木形 式。北方出现于仰韶早期。木骨泥墙——

  夯土墙、泥坯墙。 干栏式。木竹柱底架上建造的高出地面的房屋。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适应多雨潮 湿气候。最早发现为河姆渡。 夯土高台。高与地面的台状夯土之上建造的房屋。先按需要修高台,再在其上营建房 屋。最早出现于中期。 八十垱遗址,海星状高台建筑。 晚期,龙山时代,黄河流域 不断有发现。 良渚文化台城遗址最具代表性。 三、房屋结构形式分类。 单间房。由一间居室构成的房屋建筑。不论大小。早、中期,较多,双间或多间房较 少见。 新石器时古 西北大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 由两间以上可单独使用的居室连接构成的房屋建筑。中原地区仰韶以后多。河南发现较多。下王岗:80 米长,29 件,17 个单元。 组合房。由多间形制、功能不同的房屋组合在一起的房屋建筑。最早出现于仰韶晚期。 大地湾遗址F901,面积最大,标准最高。 第三节、 聚落形态与相互关系 一、聚落布局形态。 房屋建筑的空间组合。按一定秩序。比例:小型最多,中型次之,大型最少。大型一 般在中心或重要部位,周围可能存在几座中型,外围是若干小型。 居住区与聚落布局。居住区是核心区,直接影响聚落形态,聚落整体布局形态均以居 住区为核心展开。墓葬区多在居住区外围,公共制陶区一般在聚落靠近河流一侧。生产 区位于聚落外围。后期,居住区与墓葬区分离,但仍以居住区为中心。 聚落的整体布局形式。自然与人文社会因素共同影响。自然:地形、地貌。 人文社会因素:婚姻家庭、组织结构;外部原因:与周围聚落的社会关系。 二、聚落形体的结构类型: 从自然看:山地丘陵型。丘岗台地型:处在过渡性地貌,规模不超过丘岗本身。 从防御设施看:无壕聚落:无明显防御设施。环壕聚落:由于农业经济发展,人对可 耕土地依赖加强,出现领域观念并空前高涨,聚落间冲突频繁,环壕聚落因而出现。 从居住平面结构看:分散式:同一聚落遗址中居住区相对分散,相互间甚至出现明显 界限,如人为壕沟或自然地型。 一体式:聚落内部虽存在不同建筑群体,但被统一规 划在同一居住区内。 内外二重式:居住区以人为界限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如半坡。 三、聚落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分布规律:每个聚落遗址都必须拥有一定空间范围,且该范围内的资源能充分聚落的发展。自然资源越丰富,聚落所需空间范围越小。日常活动都以居住区为核心展 开,聚落位于所需空间范围中心,以最小劳动付出,到达任何一个地点活动。经济技术 因素影响聚落分布密度,技术越高,密度越大。 相互关系:包含许多不确定因素。首先需要确定的时空坐标,在清楚聚落分布特点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聚落规模和内涵特征。相邻聚落有优先建立社会关系的便利条件。据罗 规模越大,人口约多,地位就越高,此种聚落即中心聚落,在聚落群中处于主导地位, 对周围聚落有一定控制力和影响力。 四、聚落群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结构类型。圆型,较普遍。中心聚落处于聚落群中心部位,多见于黄河现有和长江中下游。扇型,中心聚落位于聚落群的一侧,约为扇心的部位,龙山时代中原地区较普遍, 如河南登封王城岗,辉县孟庄,新义县古城寨,极端的中构。 相互关系。中心聚落的规模越大,控制力和影响力越大,其所在聚落群即为中心聚落群,对周围聚落群有一定控制力和影响力,其他聚落群及中心聚落便次一级。扇形聚落群失 去一定性,以换取聚落群的安全。存在聚落群同盟体。 第四节、 史前聚落的发展演变 一、居住方式的演变与聚落的萌芽。 聚落: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然的内容。 1.居住遗址的分布。 早期直立人:是否有穴居受质疑甚至否定。推测最早人类应为巢居 既树栖方式,因而该时期遗址发现很少。 晚期直立人:洞穴居住遗址较多,地表天然穴 居。控制和使用火,加强安全防御。穴居成为旧石器时代主要居住方式,某些地方甚至延续 到新石器时代早期。 旧石器时代中期,非洞穴居住遗址增加,但居住建筑遗迹并无明确 新石器时古 西北大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 发现,但发现用火遗迹,说明不是短期使用。旧石器时代晚期,窝棚式建筑遗迹增多, 但多为季节性,建筑材料为大型动物骨骼、皮毛、石块,少量用木材,御寒、耐久性差。 2.聚落要素的萌芽。 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德拉.阿玛塔遗址:阿布维利文化小型房 屋建筑遗迹,当为晚春至夏初营地遗址,建在河流附近。 墓葬,随葬品。 旧石器时 代晚期,窖穴。 3.聚落布局思想的萌芽。 西伯利亚安加拉盆地马利塔遗址,旧石器时代晚期,许多半地 穴式房屋建筑遗址,房屋建筑规模有大小之分,最大 14 米,房屋用大型动物骨骼毛皮制成,门向河流,屋后有炉灶和窖穴。 层墓葬,下窨为储藏室。西亚: 艾因.迈拉哈遗迹,2000 平方米以上,50 多个圆形房屋 建筑有成组分布倾向,房屋周围分布带状窖穴,墓葬发现于居住区内。 二.聚落规模的扩大 1.单个聚落遗址规模的扩大。 新石器时代中期,一般在1—2 万平方米,大的可达10 方米。聚落内部往往存在两组建筑群体,可能代表两个互为婚姻集团的氏族。新石器时代晚期,面积在数万至10 万余平方米之间。建筑群体数量增加。 2.聚落遗址的分布密度增加。 裴李岗:70 多处;仰韶;800 多处;龙山1000 多处。早,中, 晚数量比为1:8:20。 三.聚落形态结构的演变。 1.防御角度:无壕聚落—〉环壕聚落—〉城址。环壕:后李文化小荆山;长江流域:八十 城址:城头山,西山,百草塔(石城址,只有一段,并非一圈)。2.平面布局规划。早期以环形为基础,墓葬区与居住区紧密相邻。后期,墓葬区与居住分 离,有较大空间距离,龙山时代出现方形或长方形布局形势。 四.聚落分化与聚落群的发展 1.聚落的分化与聚落群的出现。不平衡发展。影响因素:自然;聚落内部结构—凝聚 力,向心力,素质。导致聚落分化,一些部落具有影响力和控制力。个别遗址规模超乎 寻常的扩大,中心聚落出现,聚落群出现。新石器时代晚期明显 2.聚落群同盟组织的出现。以聚落群为基础的相互作用,影响力和作用力更大。出现超大 型中心聚落,面积上百万平方米。如石家洞,120 万平方米,陶寺300 万平方米。次一级中 心聚落约为30—50 万平方米。超大型中心聚落应为聚落群同盟的核心。扇形聚落群结构。 不平等式或平等式联盟。 第四章、 史前墓葬与埋葬制度 第一节、 墓葬形制及其分类 一、墓葬形制分类。 岩洞墓。利用天然岩洞作为墓地。旧石器时代晚期始于华南喀斯特地貌地区。江西万 年洞。有些地区延续到明清。主要流行于华南。 无墓坑。尸体放于地面,堆土构成。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分无圹、有圹两种。无圹式无明显墓室。有圹式晚于无圹式,主要见于良渚文化,土堆成后,挖墓穴 埋尸。商周亦有延续。 竖穴土坑墓。最为流行,数量最多。黄河流域,东北、西北地区,长江流域中上游部分地区。长方形较多,亦有方圆、椭圆、三角、不规则形等。 挖一竖穴土坑,再在一侧挖一横穴墓室。最早流行于西北黄土高原。马厂类型较多。商周亦有延续。 积石墓。用天然风裂石块,采用压缝交叠的方法在地面筑成墓室。多在山梁、高坡 上,多分布于东北地区。 新石器时古 西北大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 合葬:一座墓同一墓穴埋两人以上者。少者2~3人,多者数十人。陕西东部仰韶文 化较多。早期多为同性合葬墓。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异性合葬墓出现,但数量不多。 二次葬:两次或两次以上处理的埋葬方式。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东北、华南也有发现。有集体二次葬。原因:迁葬、洗骨葬、再次葬。 曲肢葬。尸体下肢向上卷曲。马家窑文化、大溪文化等。后秦人也采用这种葬俗。三、葬具分类。葬具:盛放尸体的器具,即棺、椁。 陶棺:瓮棺。新石器时代中期已出现。白家遗址。仰韶文化较常见。多为婴儿使用。后也较普遍流行于河南地区。至隋唐仍有。 石棺:流行于中国西北、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川西高原、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也有少量分布。 木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葬具。最早应为仰韶早期,尸体下铺有垫板。大量流行于龙山时代。多发现于西北地区。龙山时代出现椁,有一重或两重棺。 第二节、 埋葬习俗及其起源 一、随葬习俗。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随墓葬出现而出现。新石器时代物品逐渐复杂。 生活用品。日常使用的陶器、石器、骨器、木器等。开始多为实用器,晚期出现明器,仿照日常生活用具制造,只具有象征意义。 礼仪用品。反映身份、地位、等级。有时也有动物头。二、饰终习俗。涂颜料,称“染骨葬”或“色葬”,黑色居多,也有红色。文身、绘身,颜 色在肌肉腐烂后附着在人骨上。 三、割体习俗。 厌(ya)胜巫术说。镇邪,减少死者对生者的危害。四、墓祭习俗。在墓地举行的有关祭祀祖先或死亡者的活动。 五、葬俗起源。原始教。有灵。祖先观念。灵魂。 第三节、 埋葬制度及其演变 一、公共墓地制度。晚期与居住区分离,一墓地只能埋葬同一氏族。多为同性合葬。 二、墓葬同向原则。墓向:死者头的朝向。同一氏族方向一致。向日出、高山、水流,以性 别定方向。 三、与婴幼儿分葬原则。成丁之前,不能算作氏族正式。亲情难舍,须父母照顾。 四、等级埋葬制度。晚期较突出。专门墓葬区,为高等级设置,而不进入公共墓地。墓葬规 格也有等级之分。随葬品也分等级。商周时发展为公墓、邦墓制度。 五、埋葬制度的发展演变。一、二、发展到三、再发展到四。 新石器时古 西北大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 第五章、史前社会及其形态演进 第一节、 社会组织结构演进 一、社会共同体的演进 氏族。相对的社会单元。祖先观念相当突出,原始教诞生,墓葬出现,灵魂观念。管理制。集体外婚。世系仍以母系计算。 部落联盟。部落到国家的中间形态,作为社会形态很难成立,若干部落一体化的开始阶段。 二、婚姻形态与家庭结构。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逐渐形成不同于自然生物的两性 关系。 对偶婚。长时期内较稳定,从女方居住。后逐渐转为以男性为中心。三、阶级分化与阶级的出现。氏族部落内部发生。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不明显,晚期逐渐明 显。出现特殊墓葬区,墓葬规格有差异。房屋建筑出现等级差别。出现中间阶层。龙山时代 已有阶级出现。 四、的诞生。氏族首领与皇权之间的过渡形态。特征:族权、神权、。和社会 责任对应。 萌芽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阶层分化。特征明显。 诞生。大型 墓葬随葬玉制斧钺,中兴墓葬随葬石制斧钺。大型:军事首领。中型:职业战士。表明 常备军队的存在。 第二节、 史前战争与社会形态 一、武器与战争形式 主要种类(1)、手持:石斧、刀 (2)、远射:弓箭、石球、矛 2.组合比例与战争形式。手持少见则为远隔战。手持比例增加则为近身战。 二、防御设施与防御体系。防御设施是防御体系物化的构成部分。防御系统,防御力量。 三、环壕的防御特点及意义。不能有效削弱敌人的,只起阻隔作用,被动。在最短时间 内集合所有力量于一点。以聚落为单元组织结构。 四、城垣的防御特点及意义。早期,外陡直,内缓坡,便于内侧人登上城墙。有一定宽度, 便于人活动。 有效削弱对方力量,主动性防御特征明显。 早期,近于环壕的圆形。 龙山 时代,逐渐演变为长方形。 单个聚落不再是的防御单元,聚落群构成整体防御系统, 社会整体性加强。 第三节、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及特点 一、“城”与国的关系。 最初的国即指城,或指城邦,城廓之内曰国,四境之内曰邦。城 普遍出现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大致相当于龙山时代,是个普遍筑城建国的时代。 二、尧舜禅让的历史真实。 四、早期国家的结构特点。 以为核心的结构特点:军事更显重要;仍以 部落或部族为基础,礼制是社会内部等级制规范化、制的表现,起到约定俗成的法 律效应;世袭制成为基本继承制度;军队成为主要的和对外工具。 第六章、 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文明时代与文明起源 新石器时古 西北大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义 10 一、文明与文明时代。 不同标准:工具、用火、艺术的起源、埋葬习俗的起源。 工具标 准:有人即有文明,每时代有各自文明,将文明等同于文化。 制火和图腾标准:制火 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图腾是文明形成的标志,用火改变人类饮食方式,有熟食,增强体 质,人类牙齿要求降低,一部分功能退化。 文明时代:探讨人类如何由时代跨入文 明时代;人类如何由氏族社会向国家转变。 恩格斯:“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以国家为 核心。 二、文明要素与文明起源。 文明集合体的要素。 考古学界流行观点,以城市文字、青铜 器和礼仪建筑作为文明要素。 其他学科流行观点:私有制、阶级、国家理解为文明要素。 一种观点,混二者合一,最早由恩格斯提出。文明要素划分:1、物化形态要素,如城市、 文字、青铜器、礼制建筑等;2、社会形态要素,如私有制、阶级、国家。 物化形态要素 适应社会形态要素,社会形态要素为因,物化形态要素为果。 由因推果,但易形成资料简 单罗列后的,忽视社会组织结构演变过程的深入探讨。 以社会形态要素为标准,忽视 对考古资料的调查,以文字资料为主,有局限性,可靠性受质疑,不能完整远古特征, 只看到某一民族发展片断。 从物化形态要素入手,与社会形态要素联系,分析发展程度。 二者结合,注意内在联系。 文明形成的标准。私有制、阶级、国家已经形成。 第二节、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形成问题 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学者提出以科学态度整理国故,在学术界形成疑古之风,对考古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目的在释古,从新解释古代历 史,传统史学思想。 达成共识,需要考古学解决问题。 二、城市起源问题的探索:20 世纪70 年代后成为重点。 70 年代后期,登封王城岗城址的 发掘,使得该问题成为重点。此前意识普遍认为当时不可能有城。 城市的标准问题,意见 不一:1、强调从内涵特征判断是否为城市,城市是王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不能把 城墙判为标准;2、突出强调商品经济作用,城市应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社会财富的 。 20 世纪80 年代后,认为中国早期城市应出现于龙山时代。 居民结构复杂化。 三、国家起源问题的探讨。 80 年代前,形成不同观点:1、夏是阶级社会和国家的开始, 龙山文化中晚期已属夏文化范畴,已进入阶级国家;2、农产品过剩促使城市出现,标志氏 族制度的崩溃和国家雏形的出现,距今 4500 年前后开始。 80 年代后:1、认为中国古 代国家形成于龙山时代以前,即前3500 年前后中国已进入国家阶级;2、形成于龙山时代。 四、文明起源问题的讨论。 城和城市作为起源要素,一元论和多元论。 80 年代前,一元 论流行,中原中心扩散论,后来自多方面的挑战。河姆渡的发现,稻作农业最早遗存,储量 空前。良渚文化。 80 年代后,多元论流行,但地方色彩浓厚。多元论占主导,但中原地 区核心地位不能忽视。起源的模式与进程,不同区域文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发展起来,多 元一体结构。不是对等的相互作用。仰韶晚期周边文化对中原文化影响较大。 第三节、相关问题探讨 原史时代:介于原始社会与历史时代之间的过渡时期。甲骨文、金文内容有限。血缘家族色彩浓厚,行政管理制度不完善。 2、母系与母权制。二者能否等同? 3、军事制。恩格斯、摩尔根以期为原始社会晚期最突出的特征。但这一 制度能否存在或突出表现。军事与之关系。一体化趋势初显之特征。眼皮跳测吉凶

  

关键词:陶器分类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