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馆藏国家珍宝——中国陶瓷大系》(15卷)出版

※发布时间:2019-10-10 7:20:1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陶器为人类所共有,瓷器则是中国的创造。”已故中国古陶瓷研究专家、上海博物馆前馆长汪庆正曾这样指出。国家“十三五”出版规划项目《中国馆藏国家珍宝——中国陶瓷大系》(15卷)历经两年余时间筹备及编辑,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将在今年上海书展亮相。这套凝结中国几代陶瓷艺术研究专家及几代出版人努力的煌煌巨著,可谓我国当今陶瓷专著中工程最浩大、收录瓷器数量最多的一套中国陶瓷大系。

  《国家馆藏珍宝——中国陶瓷大系》前身为国家“九五”计划重点图书出版项目《中国陶瓷全集》。对于《中国陶瓷全集》,当年为该书作序的启功先生曾感慨,它起到了现有任何博物馆及任化艺术史的论著都无法取得的对人民的、教育作用。无论哪个博物馆、哪部研究、介绍这类学术的著作,都不可能同时拥有这些陈列品和实物的直观插图,凡有过阅读、研究这类书籍的人都知道,读千百字的文字说明,不如看一眼实物,那么,能一次浏览这些图片,岂不“胜读十年书”!

  遗憾的是,由于当年该套全集规模极大,成本高昂,普及有限,故知之者甚少,且限于当年图版制作及印刷技术水平,图书表现力尚需提升,同时,随着社会生活变化,书中颇多器品的关键信息已有改变,修订出版成为业内外读者需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组织编辑力量,在最大程度尊重和完善原有著作前提下,将书中文字及文物出土、馆藏归属进行勘误校正,同时对原有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和设计,采用图版制作、印刷新技术,全方位、多视角地再一次将中华陶瓷文化的精华呈现给陶瓷爱好者。

  作为一部研究中国陶瓷史的经典巨著,《中国陶瓷大系》承袭《中国陶瓷全集》内容,收录距今最为久远的裴李岗文化的陶小口折肩双耳壶,最近为清代宣统二年的墨彩竹笋图瓶,上下跨度达7000余年历史,内容涵盖了裴李岗文化、马家窑文化、红山文化等,涉及越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定窑、建窑等各种制器风格的典型特征。

  《中国陶瓷大系》所收录器品均为国家馆藏珍宝,除明、清部分是以景德镇官窑器为主外,其他各卷均着重收集近半个世纪以来出土的陶瓷器,共计三千余件,且均为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博物馆及其他省市博物馆的千余件馆藏珍品,可以说国内半个世纪以来考古发现的陶瓷器的经典作品大多收集于此。

  在编撰体例上,《中国陶瓷大系》同样承袭《中国陶瓷全集》,在每一卷总论和论文部分,都由该领域当时最顶尖的专家、学者撰写,呈现某个历史时期的陶瓷研究的关键。卷册中收录的每件器品均详细标注器品尺寸、出土时间、出土地点、馆藏地等专业信息,此次新版经过再次勘误,力求数据准确。梦见洗头掉头发全书用近百万字论述全面反映了中国陶瓷的出土、挖掘研究和等波澜壮阔的艺术风貌,基本理清了中国陶瓷藏品的“家底”,具有学术、艺术和收藏三重价值。

  收藏家马未都曾说,“瓷”是中国文化的图腾,在变幻的釉色中凝炼了生命的智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陶瓷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大课题,读懂了陶瓷的历史,就是读懂了中国的历史。“中国是瓷器的祖国,但无可讳言,在当今世界瓷器市场上,中国瓷器所占的份额,处于劣势。弄清中国古代瓷器的输出,不仅是满足历史研究的需要,而更有助于振兴中国瓷业生产和进一步拓展外销市场。”汪庆正曾如此判断。《中国陶瓷大系》的保存、整理、出版,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存整理出版工程项目”之一。据此建成的“中国陶瓷”数据库也即将建成,将以更现代、更多元的呈现方式为中国陶瓷文化增强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关键词:中国陶瓷鉴定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