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的考古学者一直持续不断围绕广西陶器起源开展研究工作。近日,甑皮岩陶器起源研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中新网桂林11月15日电(记者 杨陈)2001年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的考古学者一直持续不断围绕广西陶器起源开展研究工作。近日,甑皮岩陶器起源研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甑皮岩遗址位于山水甲天下的广西桂林市象山区,发现于1965年6月。1965年进行小范围试掘, 1973年6月至1975年8月第一次发掘。2001年4~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力量对甑皮岩遗址再次发掘,2003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工作队、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桂林市文物工作队等单位联合发布中国田野报告集《桂林甑皮岩》。甑皮岩史前文化遗存分为五期,第一期距今约12000~11000年,第二期距今约11000~10000年,第三期距今约10000~9000年,第四期距今约9000~8000年,第五期距今约8000~7000年。经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表明,甑皮岩史前遗址没有稻作农业,没有家畜驯养,也没有家猪饲养。甑皮岩史前文化遗物经数次考古挖掘,目前共出土第一至第五期陶制品439件(另有未定名器45件)以及大量的陶器碎片。其中,第一期陶器最为原始,第二至第五期陶器在制作工艺上呈现出不断发展进步的特点。
2010年,以甑皮岩遗址为基础的甑皮岩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国家首批23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之一,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公布成为华南地区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甑皮岩遗址第一期发掘的成型陶器仅有一件,简称“甑皮岩首期陶”,为两片陶器残片,呈敞口、圆唇、斜弧壁的圜底釜;器表灰白色,近口沿部分颜色略深,呈灰褐色;器表开裂,呈鳞片状;口径27cm、高16.4cm、口沿厚1.4cm、胎厚3.6cm。甑皮岩首期陶距今12000年,它烧成温度极低,胎质疏松,遇水易解离,疑似没有完全陶化,历经万年岁月的奇迹般留存至今,于2001年重现。
桂林甑皮岩博物馆馆长周海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甑皮岩首期陶烧成温度进行测定,其未经250℃以上温度烧制过。
2001年-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的专家多次组织开展模拟甑皮岩首期陶的考古实验。实验显示:按照甑皮岩首期陶的制作工艺,将天然泥土与砸碎的石英石颗粒按特定比例配合,加适量水充分揉练形成具有一定粘结力及抗裂性的坯料,用其捏塑而成半圆头盔型、与甑皮岩首期陶基本一样的 “泥塑器”,仅需数日晾干,不用烧制就可用于烧煮田螺等食物,“泥塑器”直至田螺煮熟都不开裂。
2016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与考古研究所、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桂林市文物与考古研究院、中国同盟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经济委员会联合出具《综合意见书》,形成关于“陶雏器”研究的综合意见。
周海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五方单位”一致认为:甑皮岩首期陶属于甑皮岩先民使用“双料混炼”技术制作成的“陶雏器”;甑皮岩首期陶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陶雏器”,是特殊的泥塑器,也是特殊的陶器,是陶器的雏型,是陶器研究史上的重大发现,对研究陶器起源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双料混炼”及“陶雏器”, 中国同盟、注册陶瓷价格评估师、 陶器“双料混炼”技术首提者及“陶雏器”称谓提出者陈向进介绍,“双料混炼”是指利用一种自然泥土与另一种材料(土壤、石料、贝壳或其他材料)以骨肉相融的方式,按照一定比例配比,加适量水互相羼和,经过一定方式混练后,形成具有一定粘结力及抗烧炼能力的坯料,用其塑制的器物可承受一定程度的高温烧炼甚至炼而不裂的工艺;“陶雏器”则是采用双料混炼工艺制作,通过一定方式成型,未经烧制即可承受一定程度火烧不开裂,具有一定用途,在使用中不断火烧并形成一定致密度,尚未完全陶化的夹砂泥塑器。
“甑皮岩发现的‘陶雏器’,应该是陶器从无到有的中间产物。目前在中国已公布的考古中,最缺乏的就是陶器从无到有的发展阶段中的考古标本,中国已有10多处遗址发现绝对年代超过10000年陶器标本,但经科学测试、确定烧制温度不超250°C、而且已经成型的考古标本目前只见于甑皮岩遗址,可以说是填补了陶器研究史上的空白,这是我国陶器考古首次发现陶器起源过程的考古标本,是陶器考古的新发现。”周海说。
“考古实验显示,双料混炼是甑皮岩‘陶雏器’制作的关键技术,‘陶雏器’仅需数日晾干即具备烧煮田螺功能的奥秘在于泥土和石英石颗粒两种材料特定比例、骨肉相融的混练,双料混炼是陶器起源研究的一个新认识、新发现。” 周海说。
甑皮岩首期陶的发现证明万年前的甑皮岩先民掌握了双料混炼这项技术。周海介绍,经过近年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五方单位一致认为:甑皮岩先民是具有高智商的智慧人,双料混炼技术是万年前人类的发明,桂林是万年人类智慧圣地。
广西博物馆原馆长、甑皮岩首期陶研究学者蒋廷瑜介绍,甑皮岩的洞壁是石灰岩,但第一期文化层出土了不少小石英砾石,在出土的石器中却没有以石英为原料加工成的器物。
“这些石英砾石应是当时人类外采带回,用于双料混炼‘陶雏器’制作。”蒋廷瑜推断,这应该是万年前甑皮岩先民有意识的行为,他们将天然陶土与砸碎的石英石按特定比例配合,双料混炼制作“陶雏器”,体现出非凡的智慧。
“双料混炼考古实验证明,双料混炼羼和料的比例多与少,直接影响到‘陶雏器’在烧煮田螺时是否开裂,羼和料羼多开裂,羼少也开裂。只有在一定比例的情况下,双料混练至骨肉相融时,‘陶雏器’才具备烧煮田螺至煮熟不开裂的功能。它蕴藏着人类的高级智慧,而且是高智商的智慧,代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据此推测,甑皮岩先民具有高智商的思维,是高智商的智慧人。”陈向进说。
“甑皮岩首期陶双料混炼工艺已经具备制造技术的基本特点,彰显了甑皮岩先民在一万两千年前已经发明创造并掌握双料混炼技术,双料混炼技术是万年前人类的科学技术发明,桂林甑皮岩遗址蕴藏着桂林先民的高智商与大智慧,桂林是万年人类智慧圣地。” 陈向进说。
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教授表示,在一带一建设中,桂林作为古老的西南丝、海上丝与茶马古道的重要枢纽,作为万年桂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融与经贸合作。
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方晋博士表示,桂林跻身“万年智慧圣地”,将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源,极大地促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
“桂林是国际旅游胜地,旅游主推的内涵就是文化。此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依据考古发现,确定桂林是万年智慧圣地,发掘了距今12000年的‘陶雏器’,更加厚实了桂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对于未来形成标志性文化品牌,促进当地旅游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广西财院院长夏飞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人们对桂林普遍的形象认知更多的是局限于自然山水景观,而万年智慧圣地恰好促使桂林成为文化智慧与山水生态交相辉映的城市,这将极大地促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和发展,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夏飞说,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广西已经拥有中国四大名陶——坭兴陶的文化品牌。“陶雏器”的命名及万年人类智慧圣地的确立,更进一步说明广西制陶产业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品质上乘。“陶器起源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桂林发现史前‘陶雏器’,使现代人首次到万年前桂林先民的高智商与大智慧,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发现。”
他认为,今后广西在打造陶瓷产业时,应紧扣“陶雏器”的历史文化内涵,做足桂林万年智慧圣地的文章,促进陶瓷产业经济腾飞,使广西名陶再展雄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