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八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发布时间:2017/11/3 14:15:4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经济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6.7%至6.9%区间,保持中高速增长。数据固然亮眼,但这一回暖势头能否持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中国经济增速明年会达到7%左右。从外部看,全球经济已经复苏,中国外贸形势将迎来较好环境;从内部看,农业基本稳定,制造业温和扩张,服务业、高技术产业保持良好增长,结构调整将推动经济增长。

  中国将进行新一轮大规模开放,而开放将集聚人流、数据流、信息流,在此情况下到2030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贸易中心。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探底检验期结束后,就有望企稳,有希望进入质量升级版的中高速增长平台,但还要继续努力。

  同时,该中高速增长平台自然是可持续的,经济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所谓新常态,就是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升级版的增长平台。中国银行业数据

  改革措施成效几何?

  “大而不强”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对此,中国高层指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那么,一系列改革取得哪些成效?

  魏际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体现在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部位的转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包括体制机制改革的顺利推进,中国发展绿色化和全球化。

  例如,去产能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目前推行情况看,已对市场出清和相关行业产品价格回升、相关行业企业盈利及环境改善方面收到了较明显成效。与此同时,相关企业效益得到明显改善。

   

  中新社 张浪 摄

  去库存方面,经过去年产成品库存增速整体下降后,今年2季度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增速再次回到6%以上。商品房去库存成效突出,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2.2%。

  楼市“降温”会否持续?中国经济增长数据

  今年来,中国各地楼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市场也跳出“亢奋”渐趋平稳。随着租售并举、加大共有产权房供应等措施逐渐落地,更清晰的长效机制是否即将出台?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向住有所居和平稳健康的方向发展,调控效果逐步显现。随着官方明确房地产市场定位,有关部门在长效机制建设方面将加快动作。

  至于制度安排上,应首先完善住房制度,完善多主体共赢、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加快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与此同时,或者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之配套的土地、金融、税收、法制及市场监管等制度。

   

  中新社 陈超 摄

  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大力发展租赁市场刚刚起步,全国各地在推进。既然是长效机制,它就不像调控政策那么快。长效机制建立是慢制度性的过程,需要上升到法律化、制度化层面,那才是长效机制。

  民间投资难题怎解?宏观经济数据 

  民间投资乏力是近几年中国经济绕不去的“坎儿”。回望2016年,民间投资一度大幅下跌拉响“警报”。对此,各方面出台多项刺激政策,此举能否提升民间投资者的信心?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从现在的经济发展态势来看,已经有一些成效。中小企业在这段时间,应该有一定好转。因为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在提升,其他很多指标也在向好。支撑这一情况向好的,不仅是大企业,也包括中小微企业。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工商金融总监方啸:调查显示多数中国中型企业均看好未来三年业务前景,并致力于开拓国内市场。在宏观经济环境稳步向好的环境下,依靠在技术上的持续投入和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这些企业将随市场机遇扩展更加壮大。

  金融运行是否稳健?

  近期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回升,但美联储缩表产生的外溢影响依然不容忽视。与此同时,广义货币(M2)增速连续创新低,外界亦对这种低速增长是否会成为常态感到担忧。中国能否做到“金融稳、经济稳”?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美联储如果继续缩表,总体上来讲,或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对外汇储备的额度产生影响。从整体上来看,在今年美联储已经有过几次加息,然后推出一系列政策的背景下,美元走势呈现明显下跌趋势。预计未来外汇储备、全球资金流动都会更加平衡,人民币汇率也会在浮动的情况下趋于稳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外汇储备可能呈现小幅波动,平常心来看待即可。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M2虽然去年四季度以来连续多个月增速下降,但是衡量真实流动性的准货币增速稳中有升,而信贷增长仍维持平稳,显示流动性并未太紧张。广义流动性下降,主要是资产泡沫在强监管等政策下逐渐消退的结果。事实上,9月的M2增速已经起跌回升,就验证了这一判断。

  “一带一路”利好何在?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应者云集,正逐渐形成一条全球跨度最大的经济带。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它将带来什么?中国企业又将从中得到什么?

   

  中新社 梁孝鹏 摄

  宗良:“一带一路”这几年来取得了初步效果,核心有两块:一块是基础设施投资,一块是国际产能合作。从前者看,实际上相当于中国和全世界共同来开发一个非常特殊的基础设施投资市场,这个市场开发出来之后不仅对中国有好处,对世界都有好处;从后者看,正好给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空间,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意义是非常之大的。

  至于中国企业怎么从中获益,其中既有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应该将二者有机融合。“一带一路”正在成为全球关注热点,并得到联合国的认可,它让全世界感觉到确确实实的经济增长,当然也会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好处。在此过程中,如果能把将投资和贸易都做好,中国相关企业会能够得到相应利益,不用太着急。

  债务风险是近是远?

  防风险是当前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风险不仅来自金融领域,也来自地方、企业债务等非金融领域。债务风险离中国到底有多远?

  万喆:中国总体杠杆率虽然在合理范围内,但是仍然有国有企业杠杆率相对高等结构性问题,针对此,中国在较早便提出多项政策和举措,进行去杠杆、清理地方债务平台、优化政府财政预算方式方法等工作。

  在国内债务结构下,国有企业虽然杠杆率较高,但正因为相关特色,目前中国在这方面还不会有类似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丧失信任,而形成的强制与无力清偿间矛盾的危机。而且其中蕴含的信用危机、效率危机等已经受到了深切关注,并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推进下逐渐得到纠正。

  营商环境怎么优化?

  据统计,中国引进外资已连续25年位居全球发展中国家首位,外资营商环境也不断改善。作为开放程度的一个参照,中国营商环境到底怎样?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中国投资环境总体上是不断向好的。政府非常重视优化投资环境的决心,对外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并且在相应投资环境改善举措方面,也不断有政策落地。

  部分企业面对中国外资政策的调整持负面的态度,是因为中国以前对外资有超国民待遇等现象,给予外资太多的优惠。以前在这种过度保护下进行投资的一些企业可能回归到国际惯例而感到不适应,因此提出了一些负评价。我认为这是违背国际规则的,也违反国际惯例,同时也是对中国投资环境的一个非常不客观的评价。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国是直通车)

(欢迎了解更多经济数据详情:https://www.ceicdata.com/zh-hans )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