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挖掘出东汉地主墓葬 存26件陶器铁器品

※发布时间:2016-6-9 15:45:5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湖南新闻网消息 据潇湘晨报报道 “一共挖出26件品。”株洲市文物局副局长陈晓华介绍,这些文物会全部打包带回博物馆,经过修复、整理以及研究之后进行原址,预计在两个月之内完成原址工作。

  上个月月底,株洲市石峰区田心街道一工地内挖出了一座古墓。12月20日下午,考古人员在现场进行最后的清理和打包工作,古墓现场清理工作告一段落。

  记者赶到了古墓挖掘的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用蓝色的塑料布将墓葬内的物品细致地打包,然后装到大纸盒内。同时,工作人员绘制了物品被发掘出来时的所在图,并在墓葬相应上做好了标记,随后,所有挖掘出来的物品被统一运走。这意味着墓葬挖掘工作初战告捷。

  这个“凸”字形墓葬分为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四个部分,陈晓华介绍,根据其大小可以判断这是东汉时期一名地主的墓葬,26件品分为陶器、铁器两大类,其中陶器22件。此前,株洲市文物局考古科科长王峰介绍,这座墓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12月19日,考古队员挖出了一对陶制纺轮,表面无花纹。“墓主是女性的可能性比较大。”陈晓华说,这也反映出当时男耕女织的社会背景。目前考古出土最早的纺轮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迄今已有8000年。

  目前株洲市博物馆已和南车集团初步达成一致,将依托这座东汉墓,设立一道文化长廊,建设关于人类交通工具演变的浮雕等供人们参观。记者王雅娜谢鹏通讯员肖劲

  [几大悬疑]

  1.墓葬为何没发现贵重物品?

  在人们普遍的印象中,地主的经济条件都不错,可是墓葬中为何没有发现任何贵重物品呢?“我挖掘了那么多古墓,还很少看到用贵重物品的。”陈晓华说,通常品都是日常生活用品。至于为何不用贵重物品,也有可能是还没有达到那样的经济实力。

  2.品悬空放置?

  “一开始差点误判了墓底的深度。”回顾这段时间的挖掘工作,陈晓华说,一般情况下,品是摆在地上的,但经过几天的挖掘发现陶罐和墓底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且陶罐是侧放着,看上去好似悬空放置。结束挖掘工作之后,大伙儿发现,甬道与地面之间有20厘米的距离。

  陈晓华推测,这有可能是中间填了泥土,然后再放置品,看上去就像“悬空”了。“也有可能一开始是摆放在地上,后来倒了,墓外的泥土又慢慢渗入,就呈现出这个样子。”

  3.单人墓还是双人墓?

  经过考古队员半个多月的挖掘,这个甬道高2.3米的墓葬终于呈现在面前。尽管如此,陈晓华介绍,现在还无法判断这个墓葬是单人墓还是双人墓,“不能单纯地根据墓葬大小判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从石器时代至今,株洲文明延续的印记

  【20万年前】攸水西岸发现捕猎阶段人类所用石器

  2013年12月,株洲市文物局对攸县网岭镇东周—汉晋时期墓群进行调查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旧石器出土点,现场发掘出三件距今约20万年的石器。石器的出土点位于网岭镇西塘村攸水西岸的阶地,与河床的相对高度约为15米。据介绍,20万年前人类还处于采集捕猎阶段,依山傍水是当时人类聚居的首要条件之一。

  【战国】茶陵东周战国古城

  2014年底,株洲市茶陵出土东周战国古城遗址。该遗址是株洲市目前最高规格的先秦楚墓,或为湖南迄今最大的越人墓及湘东地区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先秦古城遗址。市文物局局长席道合介绍,这是株洲文物系统迄今为止在本地境内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工程。这些墓葬的陆续面世,将展露株洲市在青铜器时代的面貌。

  【东汉】一座砖室墓器物保存完整

  2004年7月,株洲市文物管理处在石峰区龙头铺镇农坛寺贾家冲组发现一座砖室墓。该墓出土随葬品共17件,其中铁支架1件,铁釜1件,铜鐎壶1件,器盖2件,陶钵3件,陶罐8件。墓葬未经,器物保存完整,墓葬的形制和墓中出土的陶罐、陶钵、铜鐎壶、器盖、铁支架及铁釜的器形,与市内醴陵、攸县、茶陵已发掘出土的东汉中期墓葬随葬器物相同。

  滨江南旁挖出11座古墓

  2005年3月,株洲市某工地工人在天元区滨江南蓝盾景园小区内,挖掘出11座古墓,11座古墓散落在3万平米的范围内,其中两座古墓为东汉时期的,另外9座为明清时期。这是在株洲河西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古墓,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表明2000年前,在株洲市区湘江西岸的这片土地上就已经有人生活,这对研究株洲及湖南历史有重要意义。

  【宋代】水库附近出土棺钉、钱币

  2011年5月,株洲市文物局在天元区群丰镇旗云村毛湾组十八龙坡水库附近发掘了一座宋代古墓,出土了6枚棺钉、7枚钱币、一个塔式魂瓶、一个多角坛等10多件文物。株洲市文物局考古队副队长黄阳秋介绍,塔式魂瓶和多角坛组合作为品,这是当时典型的南方地区丧葬方式,也是株洲出土的宋代物品中体型最大的陶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