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作为游牧民族的王朝,对于汉人来说一直是个尴尬的时代。然而,这个短暂的王朝,却也为长期由汉人文化主导的中华文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碰撞出了别致的文明火花。
就如同喜爱蓝天白云色调的游牧民族在中原建立起了稳定的后,为我们带来了瑰宝青花瓷。当然,游牧民族的种族个性中也自有其奔放炙热特性存在。据传蒙古人所自称的“蒙古”在《契丹国志》与《旧唐书》中也有记载,称其意为“之火”。它体现的是蒙古人对火的,对红的热爱。在这个热爱,强者,一生以武力征服为追求的民族来说,火红的颜色代表的是他们以鲜血和烈火开创的文明。
在元朝,釉里红和青花瓷一同被尊为名贵的瓷器,不过比起青花瓷,釉里红更为难得。若说元青花因苏麻离青的缺失而出现断代。那么,釉里红则由于烧制工艺的特色使得成品率过低,而难以长期持续的烧制,因此它的烧造史是呈阶段性的发展。这也使得它比青花瓷更为珍贵。
说起釉里红的烧制还要更早于青花瓷。只不过,以铜料上彩的的釉里红,比起以钴料上彩的青花瓷烧制条件更为苛刻。
一般来说陶器的烧制有两种稍烧造,一者为氧化气氛,这种烧制方式是敞开炉门使得烧制过程中可以充分给氧。还有一种叫做还原气氛,解释起来也不难,就是将炉门以封,以闷烧方式来烧制陶瓷。
釉里红的工艺便是使用还原闷烧法。偏偏这铜料对于温度相当,温度稍高这铜料便被烧没了;但是温度低了,这铜料就容易发黑,自然也是失败品了。烧制釉里红的窑温高低之间仅差10°。这对于那个要测窑温只能凭观测火焰颜色的时代来说,闷烧的釉里红对温度精准的需求无疑是极其困难的。这也使得釉里红的成品率之低,成了陶瓷界之最,自然也就物以稀为贵了。
在2004年的美国就曾以570万美元的高价拍卖出一个48公分的洪武朝釉里红。据传这只被拍出破纪录高价的洪武釉里红盘子还有段有趣的历史。
这只洪武釉里红大盘的主人本是一位名叫卡利斯勒的女士,她爱旅游还喜爱收藏中国艺术品。为了追逐中国文化,更为了收藏更多的中国艺术品,她曾于1900年-1925年三次来到中国。当她遇上这个釉色红艳纯正,纹理清丽雅致的大盘时便怦然心动了,不惜高价便将他带回美国了。
只不过买回这只心仪的红色瓷盘后,她并不像大多数收藏家一般将它小心地供起来,反而拿着这个大盘子来吃起了海鲜,这一吃就是百年。好在这瓷盘胎质厚实,在加上平时妥当,因此使用了百年后这盘子依然保存非常完好。
于是在卡利斯勒女士百年后,这只盘子终于被拍卖行给发掘了出来了。结果一出手便是破纪录的高价,对于这位女士的后人来说也算是一场意外的惊喜了。却也由此可见,釉里红瓷器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