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艺根雕木雕浅谈 毛海根

※发布时间:2019-5-17 10:31:1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推背图全文根艺根雕木雕三者是什么关系,三者又有什么区别,历来是根雕界争议的一个话题,特别是根艺与根雕的区别争议更大,本文就以上三者的关系试做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笔者艺术造诣肤浅,只做探讨,既不是,也不是结论,抛石引玉,与广大根艺爱好者。

  根艺根雕木雕三者可谓是同根同源,都是以木头为创作题材的艺术品,只是在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断对其归类,才有了今天的三者的区别。按照目前人们的习惯分类将其分为根艺根雕木雕三类或者分为木雕根雕两类。

  根艺。简单的说根艺就是树根的造型艺术。根艺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人们常用“巧夺天工”“天然成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根艺的自然美。有人说根艺是一件天然的艺术品,不需要人为的加工雕饰,这种说法有点片面,虽然有很多根艺作品没有人为的加工雕饰的痕迹,但不能说没有人工处理的痕迹,对一件根艺作品的“去粗存精”的截取,对其外表附着物(泥土,碎石)的清理也是一种人工的处理,不过这种人工处理仍然保持了根艺的原始风格,几乎没有留下人工处理的痕迹。因此如果我们严格的区分根艺与根雕的区别,根艺作品应该是九分天然,一分人工,或者是人工痕迹几乎忽略不计!这样的作品都可以归类为根艺作品。根艺是人类发现和使用最早的,原始人类用实用的树根做拐杖,做器皿应该是一种最早利用根艺的自觉不自觉行为。根艺与根雕能不能单独分类,或者统称为根雕或根艺,在根艺界尚没有统一,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根雕--根雕艺术,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是人们利用树根以及部分树身为创作题材的根雕艺术,根雕的“根”主要指树的根部以及部分树身。根雕作品相对于根艺作品来说多了几分人工雕琢加工的痕迹,目前根艺界对根雕与根艺、木雕的区分存在一定的分歧,究竟雕刻多少成分为根雕,有二八分的,也有四六分的,但大多数倾向于三七分,但这个”度”很难把握,如果一件作品全部用树的根部雕刻而成,即使雕刻部分占到七成,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会把这件作品归类为“根雕”,第一句话会说“这件根雕作品不错!”,如果是在一般的木头或者一颗树身上雕刻一件作品,没有树根的装饰效果和衬托,雕刻部分即使只占三分之一或者更少,人们也往往会说这件木雕作品不错,而不会说这件根雕作品如何!因此看来,用“三七开”来区分木雕与根雕的区别并不科学,木雕与根雕的区别还要看是在什么样的材料上进行创作,严格来说根雕属于木雕的范畴,但自从根雕作为一种艺术品出现以来,根雕又成了一个单独的艺术种类,仅仅从“三七开”“二八开”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分类办法。根雕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渊源流长。自从根雕艺术从传统的木雕艺术分离出来以后,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认可,并迅速发展成一个有别于木雕艺术的派别,根雕艺术以其独具匠心、妙趣天成的艺术感染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玉不琢不成器,根雕艺术吸收了木雕艺术中圆雕、浮雕、镂雕的精华,有着与木雕异曲同工之妙。由于根雕艺术的独特艺术魅力,当前很多大型木雕作品往往也冠名根雕作品,以此来提高其艺术价值。河南根艺协会工艺美术大师王心愿在27米长的乌木上创作的大型根雕作品“清明上河图”,一经问世,在深圳文博会展览时,轰动全国艺术界!该作品虽然是在整根乌木上雕刻创作的艺术品,但在对外宣传时冠名“大型乌木根雕作品”而没有冠名“大型木雕作品”,这就是根雕的艺术魅力所在。一件好的根雕作品好在要巧妙的利用树根的优美造型,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力,“画龙点睛”,“意在刀先”,在该动刀处精刻细磨,毕其功与一处,通过艺术创作、艺术处理为作品带来灵气,同样一件作品,可能由于创作者的艺术造诣不同,审美角度不同,创作出来的艺术效果也不同!

  木雕--- 木雕以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艺术品种。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木质和美化。木雕作品的艺术美美在其立意构图,其细如发丝的精湛刀工,其美不胜收的立意构图同样为人们带来美的艺术享受,因此我们欣赏木雕作品与根雕作品时不能厚此薄彼,两种艺术品及同,又有区分,为人们带来了不同的艺术享受。相对于根雕,木雕在材质上要求更加岢于严格,除一般的工艺品以外,一些工艺大师往往选取像紫檀、花梨、黄杨等名贵木材创作出一些稀世精品。

  至于木雕与根雕的区别,我们大可不必去做无谓的争论,根雕有根雕的造型美,木雕有木雕的雕刻艺术美,但根雕同样包含有雕刻的艺术美。我们也不可用所谓的“三七开”或者“二八开”来勉强的去套用木雕与根雕的区别,我们尊重约定俗成的“三七开”的行规,但也不能用这个去生搬硬套去争名分,打口水仗,甚至为此争得面红耳赤。一件艺术品的价值高低不在于名分,而在于其内在的艺术价值!我们在市场经常看到一些用根材雕刻的作品,虽然雕刻部分已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成分,但人们还是习惯于称其为根雕作品,有些在木头上虽然只雕刻了百分之二十,但由于缺乏树根的造型艺术,人们还是称其为木雕,一味的按其雕刻程度来划分根雕与木雕显然不是一个科学的方法。

  以上浅谈了根雕、根艺、木雕的区分,只是一己之见,有许多待商榷之处,作为根艺爱好者,笔者对根艺情有独钟,想对根艺谈一点的见解。

  根艺的美美在其天然成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根艺美的独到之处,一件好的根艺作品,能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这种“巧夺天工”的大自然造化,许多是人力不可为的,根艺造型千姿百态,有虬曲,疙瘩斑斑,有凸出、有穴洞、有结瘤,有纹和结疤……均展现出人工所不能刻画的特点,产生神奇的艺术魅力,我们不能不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神秘力量。一件优秀的根雕艺术品是天然美与人工美结合的产物,它既从色、形、质、韵、味五个方面保留了根料的自然天趣,又有千姿百态的生动形态、纹理、疤瘤、洞穴,木质的质感,给人以“自然”、“”、“朦胧”、“抽象”“内涵”等等韵味。面对一件根艺精品,慢慢的去品味,慢慢的去欣赏,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并能够从中悟出人生的!

  根艺的美美在其淳朴自然。一件精美的根艺作品没有华丽的雕饰,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原始,那么淳朴自然,是淳朴的美,自然的美。“欲把根艺比西子,横看竖看皆相宜”。品赏根艺的美想品赏一杯清茶,要静下来慢慢的去品味,越品越浓,越品根艺那种大自然神奇造化的冲击力越强,在一件精美的根艺艺术品面前徘徊、凝视,那饱经沧桑的结节,向人们诉说着生命的艰辛;那扭曲变化的纹理,像青春少女的一波秀发,像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飞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在根艺世界里畅游好像时光倒流,忘却了,根不醉人人自醉,横看成岭侧成峰,各个角度皆不同;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根,人们为根艺所陶醉,为根艺而痴狂,皆因为一件根艺精品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美的艺术享受,欣赏好的根艺作品往往有一种爱不释手,留恋忘返的感觉。

  一件优秀的根艺作品成长经历,往往与高山为伴,与岩石为伍,与贫瘠相随。在那高山悬崖之上,在茫茫大漠之中,汲大地之精华,经风霜之雕琢,吸日月之灵气,受雨雪之滋润。在沙漠中与汗魔,在悬崖上与顽石共生,恶劣的条件磨砺了其,的性格,造就了其千姿百态扭曲变化的形态,细密多变的纹理记下了岁月的沧桑,神奇诡异的瘤结诉说着的艰辛。审美根艺,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哪些细如发丝的纹理年轮向人们倾诉着的艰辛和岁月的沧桑。笔者在《崖柏赞》中曾写道:“崖柏生长在深山老林悬崖绝壁之上。崖柏几乎与石伴生,生长极其恶劣,在那万丈峭壁之间,只要有一点点缝隙就能下来,她以雨露为餐,冬耐严寒,夏顶酷日,风雪霜打,铁骨铮铮!我为之惊讶,为之赞叹! 依悬崖之险处,吸日月之精华,斗风雪之严寒,展婀娜之身姿”,“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却在那万丈悬崖处!我爱崖柏,爱她为那光秃秃的悬崖绝壁带来那一抹绿色,给人以生命的象征!我爱崖柏,爱她是宝,生前身后都将自己的奉献给人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照汗青”。崖柏生前为人们带来生命的绿色,其千年枯死之后,其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的优美造型又为人类留下了无限的美的享受!崖柏生长在条件极其恶劣的太行山一带,这是我联想起我们中华民族的前辈们,他们像崖柏一样,不为艰苦,开拓中华大地,他们不畏列强,抗击一切外来侵略者。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八年抗战中,八军立足太行之巅,不畏条件艰苦,不畏日寇!像崖柏一样紧紧扎根于太行人民之中,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根雕根艺木雕既然同根同源,就应该共生共荣,我们大可不必崇此薄彼,爱好者们应该共同携手培育文艺百花园中这枝花朵,让其越开越艳,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支艳丽鲜花!

   文章来源于850游戏博贝棋牌

关键词:木雕类型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