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三代弹花匠小伙继承老行当(图

※发布时间:2015-6-8 17:13:5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弹棉花曾经是个红火的行业,人们垫的、盖的都是手工加工的棉被,尤其是冬季,大街小巷都能听到弹棉花时弓子发出的“蹦蹦蹦”的声音。

  然而,从上世纪末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床上用品品种越来越多,棉絮棉被失去了市场。与此同时,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手工弹棉花也被机械化操作所代替,这门历史悠久的手工艺,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在长沙市开福区宝南街伍家井巷,李杨经营着一家棉絮加工店;祖上三代都是弹棉花的匠人,为了不让这门老行当失传,年轻的李杨选择了成为一名弹花匠。

  祖上三代

  都是弹花匠

  一台弹花机和一张木板床,几床已弹好的棉被堆在房间门口,当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进这家弹花店时,李杨正弯着背,拿竹竿挑着刚打好的棉花轻轻地铺在木板床上弹压。只见他纵向横向交替将棉絮一层层铺满整个木板,之后又将棉絮的两面用纱纵横布成网状,以固定棉絮。

  棉纱铺好后,锁一道边,用木制磨盘在棉胎上来回轻压、碾磨,动作十分轻柔,半小时后,一床柔软舒适又暖和的棉被就加工成了。

  李杨来自四川广安,祖上三代都是弹花匠。“父亲就是靠着弹棉花养家糊口的,小时候我是在父亲的弹棉花声中长大的。”李杨说,手工弹棉花的技术虽说不是很复杂,但力度难以掌握,不学上几个月是学不会的。

  以前挨家挨户地

  到人家家里弹棉花

  自己跟父亲学习时,最怕拿木槌钩弓弦,经常一不小心就敲到自己的头。李杨回忆,以往每年秋收后自己便会和父亲外出弹棉花,扁担的一头挑着弯弓和牵线杆,另一头则是磨盘、弹锤之类的用具,挨家挨户地到人家家里弹。

  “打一床棉被要经过铺纱、铺红线、放棉絮、弹、压、磨等工序……”李杨边介绍打棉被的步骤,手里边忙个不停。

  传统手艺

  终被工业替代

  李杨介绍,纯手工弹棉花非常辛苦,两个人弹一床棉被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由于手工压、磨棉花的速度比较慢,2002年,李杨购买了弹棉花的机器,加工棉被的速度明显提高了很多。“工业发展是迅速的,我们也只能发展。”李杨坦言。

  (王先生提供线索,励30元)

  记者 李琪 实习生 邹莹

  担忧

  “弹花匠

  真的快消失了”

  “我喜欢盖棉被,踏实且保暖性强。”家住宝南街的刘爹爹是李杨的老顾客,对他弹制的棉被“情有独钟”,多年来一直用着棉花被。刘爹爹告诉记者,虽然市场上各种保暖被子很多,但老一辈人还是喜欢棉花被,什么材料的被子都没有棉花被铺盖起来暖和、踏实。

  可随着蚕丝被、羽绒被、榻花被闯入人们的生活后,手工棉渐渐地被人所淡忘了。“我这店现在基本上是老顾客光顾了。”李杨颇有些伤感地说,那时整个村子的年轻人都学弹棉花,然后带着家伙走四方谋饭吃,甚至在外扎根结婚生子。

  但弹花匠的工作辛苦,灰尘重;尽管自己有子女,李杨却不愿自己儿子将来也从事这一行:“希望他们好好读书就行,不干这个了,太累,利润也不高。”到那时候,弹花匠可能就真的消失了。

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