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浪潮资讯 5月11日上午,“以木为筑高敏黄杨木雕作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馆举行。据悉,本次艺术展是浙江省博物馆重磅推出的“浙江省工艺美术系列特展”的第二场展览,集中展示了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高敏在30年创作中的多种风格类别的黄杨木雕作品,详细展现了高敏在不同时期艺术创作的不同特征。
高敏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他的父亲就是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作为黄杨木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大家,高公博从事黄杨木雕、树根雕的创作研究50多年,不仅开拓了“劈雕”这一崭新的黄杨木雕技法,还被赞誉为“走出了黄杨木雕数百年的局促”之人,无论在温州,在浙江,乃至全国,高公博都是名头响亮、拥有七彩的艺术家。
许是源于血液里流淌的艺术基因,又或是自幼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高敏的血脉里注定了与黄杨木雕的不解之缘,并天生继承了的对造型艺术特别的爱好与天赋。
儿时的他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喜欢画画、涅泥塑。读初中的时候,高敏对黄杨木雕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15岁那年,他第一次拿起了刻刀,1986年,高敏初中毕业,在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家庭氛围影响下,他放弃学业,开始正式学习黄杨木雕。1988年,高敏来到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培训了一年,在那里,他得到了专家的指点,技艺大有长进,回去后便开始创作一些抽象性的东西。他在继承黄杨木雕艺术精髓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着创新之。1991年,他的根雕《渔家女》,在中国根艺美术展览中获。
正是这件作品,使他对自己的人生之又有了新的思考高敏要跳出藩篱,天马行空其乐。1994年,高敏顺利考上中国美术学院雕塑大专班。读书期间,他非常刻苦,成绩很好,不仅是班长,而且还成为中国美术学院首届雕塑大专班唯一的一名三好学生。
酬勤,努力与勇气促进嬗变。传统黄杨木雕的质材美,仅表现于光洁、纹理细腻。而父亲高公博的劈雕作品,不仅外在方面不放过一个树茎、枝杈、节疤甚至树皮,对内在的纹理美、肌质美和韵律美均加以充分发掘与利用,通过点石成金的手法,变“丑”为美,化为神奇,使一个个“废料”变为一个个生机勃发的生命符号。
20余年的辛勤耕耘,高敏获得了众多殊荣浙江省第五届共青团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文化新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
温州市新世纪5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温州市十佳青年民间艺术家、温州市杰出青年工艺美术家、乐清市第三轮优秀青年专业人才、乐清市十佳青年雕刻家、等称号荣誉,接踵而至。通过不懈的努力,作为一名年轻的艺术家,他终敢地走出,作为一颗新星,他已经开始闪光。
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期间,高敏的黄杨木雕作品《捉迷藏》获“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 金、《出关》获第二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闭月羞花》获第五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八仙过海》获2010年中国工艺美术最高“百花” 金。短短的数月时间,一系列的国家级金,20多年来在艺术创作上刻苦训练、研究探索出黄杨木雕“创意雕”新技法的高敏,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与肯定。
对于黄杨木雕“创意雕”的灵感凸现,高敏回忆说,在“首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他的作品《仙童戏葫芦》虽然获得金,可是作品的创意和技法上没有特别明显的风格和创新,许多大师当即给予了热情的指导。
展览会结束回来的一段时间里,他开始闭门静思,对自己20余年来学习和创作的300多件作品重新进行审视。
著名艺术大师潘天寿先生曾经说过:“艺术之常,源于之常;艺术之变,发于之变。常其不能不常,变其不能不变,是为有识。常变之道,终归自然也。”创新、求变、立意来追求新的艺术思维,在了解“浙江三雕”创作技法的精髓后,加上20多年来的创作经验,于是,第一件“创意雕”的尝试之作《捉迷藏》问世了。
作品完成后参加在东阳举办的“浙江三雕”青年优秀作品展览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冯文土对作品的创意给予充分的肯定,并称它同以往的黄杨木雕作品表现形式风格不一样,值得再深入研究。
大师的鼓励和称赞,更确定了他创作研究的目标,于是,另外一根天然黄杨木材质的奇特形象,又给高敏带来艺术的遐想。创作的随着作品的一件件成功,让他更加发挥自在。在“创意雕”的研究中,他不断地学习创新,从而在发扬传统手工技艺上,走出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之。
受父亲的影响,高敏从小就爱上了木雕,后来又考上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他将学院派中的现代元素注入传统木雕技艺中,颇有一番造诣。但近年来,高敏却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促进乐清地方工艺美术发展当中,因为他还有着另一个职位乐清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中心副主任。
尽管父亲担心儿子为事务耗费太多时间而影响艺术成长,但高敏却从未对这几年的付出感到后悔。“乐清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包括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有超过30种民间工艺美术品种。对非物质文化的和组织工作,反而激发了我很多灵感。这些年,我每年都会认认真真创作四五件作品,大家都说我在进步。”
对于传统文化,高敏有着和父亲一样的热忱。和父亲多年来呼吁建立一整套传承传统工艺美术的教育体系不同,高敏致力于推动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黄杨木的资源有限,做木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只有走产业化的子,才会给民间艺人带来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承难题。”在高敏的奔走和推动下,乐清的民间手艺人开始积极参加各地的文化博览会,扩大知名度并承接订单。原先关起门来一心琢磨技艺,却不理会作品是否符合市场潮流的现象为之一变。如今,乐清黄杨木雕总是以统一的品牌形象,出现在大型展览上。
传承,并不是从简单地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更多是将这门技艺进行创新发展。从2014年开始,高敏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教学上。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成立黄杨木雕专业,高敏被学校聘请为黄杨木雕专业的艺术总监,并义务给学生授课。
“这几年走下来,黄杨木雕专业的学生已从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40余人。”越来越多的学生喜爱黄杨木雕,这让高敏深感欣慰。现如今,黄杨木雕专业已获评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
高敏说,创作需要个性,但传承需要耐心。不管未来有多难走,他都会最初的目标,坚定地往下走。房峰辉 四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