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清乾隆年间,当时杭州的天竺寺闻名四方,香客络绎不绝,寺内的素食也供不应求。为了应急,们只得把附近的竹子削成筷子供香客进餐。到了光绪年间,有个叫潘三四(潘珊史)的人利用自己的铅丝技艺,为天竺筷烙上独特的花纹,镶上别致的锡质筷头,从此,天竺筷就从简易的竹筷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
在浙江中东部,有个地方叫嵊州,那里山水秀美,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形为竹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旧时乡村人家的日常家用品和农业用品都离不开竹编,竹床竹席竹椅竹篮竹盘等。
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竹编就出现在嵊州地区。汉晋时期,竹编开始往精细化方向发展明清两代,竹编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竹编器皿成为民周公解梦 梦见洗头间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品。到了清光绪年间,出现了竹编作坊。
蓝印花布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在杭嘉湖一带,凡有集镇必有染坊。位于石门镇的丰同裕染坊是丰子恺先生祖父的染坊,建立于清代咸丰年间,是一家颇具名气的老染坊。
蓝印花布源于秦汉,兴盛于商业发达的唐宋时期。南宋时,民间蓝印花布就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蓝印花布传入桐乡大概在元代。明清以后,蓝印花布的印染广泛应用于民间。
将设计好的镂空花板铺在布料之上,用刮浆板将石灰和黄豆粉合成的防染浆刮入花板空隙,再将处理过的白布浸在植物染料里,反复印染十几次。
杭绣历史悠久,南宋迁都杭州后曾盛极一时,最顶尖的“金银彩绣”技艺曾为皇家所垄断,只为皇室显贵生产,因此也被称为“宫廷绣”
杭绣工艺极为繁琐,一幅作品要经过画稿、配线、描稿、盘金、盘银等数道工序。刺绣时几乎没有稿子,虽然有一个白描稿,但是针法、配色要全凭个人的经验和技艺。“针花刺绣,待字闺中”,人们总以为刺绣就是女红,但其实只要用心、下苦功,男人也可以绣出精品,传承一份难得的手艺。
缂丝也被称为“用刀刻过的丝绸”,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一寸缂丝一寸金”,其奢侈程度堪比“丝织界的爱马仕”。
尽管缂丝市场并不兴旺,但王老师没有放弃传承与创新。近年来,他将目光瞄准工艺品市场,制作缂丝团扇、缂丝山水画屏风等。这个过去帝王家的东西,逐渐走近寻常百姓的生活。
在扬州东关古街,最惹眼的就是那些色彩艳丽的漆器。漆盘漆盒漆瓶,林林总总,一律的中国红。喜庆高雅大方,不禁为之驻足,为之惊叹。
主要以木、漆、灰、牙、玉、石、骨、金、银、贝等千余种优质材料为原料,在工艺上采用涂、绘、勾、刻、填、雕、镂、磨、镶、嵌等多种手法,具有平、亮、细、匀、艳、雅的艺术表现效果。装饰工艺主要有十大门类:点螺工艺、雕漆工艺、雕漆嵌玉工艺、刻漆工艺、平磨螺钿工艺、彩绘(雕填)工艺、骨石镶嵌工艺、百宝嵌、雕漆砂砚工艺和磨漆画制作工艺。
苏州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当时盛产年画的店铺林立,规模甚大,销售量也空前提高,有些甚至被运送到南洋,日本等地。
桃花坞木版年画具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是中国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年画届素来有“南桃北柳”之说,“南桃”指的是苏州桃花坞年画,而“北柳”说的是天津杨柳青年画。
传说很早以前,天津杨柳青镇来了一位善于雕刻的民间艺人,这位心灵手巧的艺人过节时会刻一些门神或者灶王爷,逐渐地被镇上的人模仿起来。后来随着运河的开通,南方的纸张和水彩传到了镇上,杨柳青木版年画就此诞生。
杨柳青年画在用木版套印的同时,还采用人工用笔敷色加工的方法。如描绘人物脸部、手部肤色的细微复杂变化,就多采用毛笔敷色。一般年画色彩讲究强烈对比,杨柳青年画用色则崇尚给人以素雅、文静、调和的感觉。
说到鲁锦,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但要说到手织布,想必大家就明白了。过去村里的女人,人人都会织布,一到农闲的时候,家家都在织布。很多山东人小时候都用过这种老棉布的床单、被套。虽然它没有现在床单的华丽漂亮,但是它却是很舒服的。
之所以叫“鲁锦”,是因为这种布的纹彩绚丽,灿烂似锦。它的经纬结构能反复循环变化,再加上着色经纬线的错综交叉,能形成长短、宽窄、横竖、倾斜、交叉不同的点线面,各色相间、丰富多变、结构细密、织纹紧凑,形成了实用美观的富有浓厚乡土色彩的花布。
传说是一位能诗善画、酷爱京戏的桂姓旗人创制。他用胶泥做成了一个脸型模子,晒干后,仿照京剧舞台上的脸谱给泥坯勾画上色,由于他画的以花脸为主,所以被人们称为“花脸桂子”。自“花脸桂子”起,京城里就开始流行起泥塑脸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