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距主城区不远,这里曾是“荆楚石膏名镇”,鼎盛期有20多家石膏矿企业,与东宝区的子陵铺镇,对半瓜分了荆门石膏矿开采的“蛋糕”。
同行的荆门市国土资源局掇刀矿管科科长刘小明介绍,麻城镇的石膏开采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大规模的建矿开采则始于1970年。多年来,石膏一直是区里和镇里的支柱产业。目前,有15家企业仍在开采,拥有31个采矿井,另有石膏加工企业20家。去年,全镇开采石膏300万吨,加工生产石膏粉1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带动3000多人就业。
地处麻城镇麻城村的荆门市神舟石膏有限公司,是该镇最早的矿产企业,拥有5个采矿井,近400名工人。刘小明和该公司的生产经理李家娱,陪同记者下到2号矿井一探究竟。
戴上安全帽,穿上厚厚的工作服,换好防滑鞋,记者打着手电筒进入井口,一阵凉风扑面而来。通向井底的铺有一层层水泥台阶,伸向灯火点点的深处。两条细小而光滑的钢轨,随着坡面向前延伸。李家娱说,这是井底与的运输通道,开采出来的石膏装进缆车后,通过钢轨送到地面上。
约20分钟后,记者一行走到第一层开采平台,这里与地面的垂直距离约90米。该采矿区共三层,目前工人们已进入第三层开采。
在平台歇一口气后,再次向第二层进发,走到第二层开采平台时,记者上气不接下气,浑身大汗淋漓,该处已距离地面110米。
“这是纤维膏,这是泥膏。”在第二层开采平台的平行洞道里,刘小明教记者辨认石膏的种类,手电光照在雪白的石膏上,发出刺眼的反光。
由于洞道狭小,只能弯着腰前行,稍不注意,安全帽就撞上了头顶的石膏,发出刺耳的刮擦声。在第三层开采平台的入口处,拉着一条:疏忽一时,痛苦一生;一人违章,众人遭殃。
记者发现,许多开采过的洞道被填上了泥块和矿渣。李家娱介绍,正在开采的石膏矿,其地面一般不会出现塌陷的情况。为防止采矿区以后发生地陷,他们采取了边开采边回填的办法,防患于未然。每立方米开采的原膏只能卖五六十元,而从地面运进泥土回填,每立方米的成本则超过了10元。
不远处的一个洞口,两名工人正用铁锹回填矿渣。一名工人说,每月工资约为4500元,最高时超过5000元。
东宝区的5家石膏矿,已于2010年底全部关闭,掇刀区此前也陆续关掉4家不合格的石膏矿企业。眼下荆门市的15家石膏矿企业,全部集中在掇刀区麻城镇。
东宝区的石膏矿关闭几年之后,为何还会出现大面积地表塌陷?荆门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科科长王予川解释:一般石膏矿开采时,会留下一定厚度的石膏层,作为采空区的顶板和支柱。石膏矿关闭后,由于其洞道内积满了地表渗水,时间一长使得石膏被泡软化,导致顶板和支柱垮塌,从而引发地陷。
王予川强调了边开采边回填的重要性,“如果以前采取回填的办法,现在就不会出现频频塌陷的现象。”
根据荆门城区规划建设的要求,2015年前,城区规划范围内的石膏矿将全部关闭。届时,掇刀区的石膏矿企业将一次性关闭9家,规划区外的6家也将逐步淘汰和转型。
“天空一片黑,地上一层霜,出门心里慌,在家不开窗。”这是曾经流传在老百姓口中的一首打油诗。刘小明说,以前没进行有效治理时,石膏矿周边的的确是这个样子。开矿除了农田锐减外,还有大量房屋开裂受损,部分村民安全难保。市、区两级领导意识到石膏开采带来的危害后,非常重视治理整顿工作,表现出壮士断腕的决心。
麻城镇龙井村过去是石膏矿重灾区,矿区关闭后,市、区两级对采空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综合治理,并进行生态修复。目前,这里建成一个占地60亩的桑葚园,吸引了不少游客。
麻城镇的负责人介绍,对于曾经污染的农田,主要用“龙井模式”就地进行生态修复。对于转型企业,将给予多方面的优惠政策。转型的石膏企业中,有3家成为现代农业公司,5家变成物流企业。
荆门市国土部门介绍,对于已经没有石膏矿企业的东宝区,除了进一步做好采空区农民的安置和补偿工作外,还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石膏矿留下的地陷、裂缝等后遗症,通过回填等方式进行彻底治理。梦到钱包丢了